壽險領域已有進展
2020年1月起,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正式取消,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達100%。該政策實施一年以來,友邦人壽成立,成為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該公司已開啟開疆拓土、籌建新的分公司的征程。銀保監會官網信息顯示,銀保監會于2020年10月批復了友邦人壽籌建四川分公司的申請,按慣例,其籌建工作將在2021年4月之前完成。
“接下來當然也有進一步的擴張計劃,所以會在監管部門許可的情況下有步驟的按照選取的待開發區域一步步進行。”友邦人壽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張曉宇1月7日透露。
除了將業務經營范圍拓展至更廣泛的區域,張曉宇還表示,友邦人壽在內地市場的業務內容與模式也將“擁有更多可能”。
友邦人壽正式起航之外,另一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也在醞釀之中。日前,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外資股東安聯集團對這筆股權表示了興趣。安聯集團透露,正在積極評估本次交易機會。業內人士預計,中德安聯人壽有望成為第二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
“保持制度一致性”
近日,監管層面在推進行業對外開放方面再度發力。銀保監會發文,擬刪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
本次修改刪去“外國保險公司與中國的公司、企業合資在中國境內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壽險公司),其中外資比例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1%”等條款。銀保監會表示,此舉是“保持制度一致性”。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修改繼續遵循內外資一致原則,使中外資保險機構在同一規則下開展業務,努力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堅持加強風險管控,注重與現有保險監管制度保持有效銜接;堅持同類機構準入規則基本一致,保證規則相洽,防止監管套利。
業內人士認為,該措施真正讓外資保險公司享受國民待遇,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進一步鼓勵外資進入中國保險市場,發揮“鯰魚效應”,激發市場活力。
部分外資已布局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資保險公司,特別是大中型保險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穩固而多元的銷售渠道和業務網點,外資保險機構短期內很難趕超。外資將會繼續保持經營理念、戰略定位和渠道資源等方面的差異,而不會一味追求規模的擴張和市場份額的爭奪。”
“他們來了以后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就是我們的保險市場會有更多的主體出現,競爭也就會更加激烈,那么大家會更努力地推出更好的產品,去成熟自己的服務體系,對我們老百姓來講,是一個好事兒,我們有更多的選擇。”一位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事實上,部分外資之前已經在中國市場布局。2020年6月,德國安顧集團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安顧財險斥資8.82億元成為泰山財險持股24.9%的戰略股東,正式進入中國財產險市場;同月,安達天平獲批受讓君正集團持有的部分華泰保險集團股權,安達集團在華泰保險集團的持股比例增至46.2%。據公開信息,君正集團將繼續把剩余所持華泰保險集團股份全部轉讓給安達天平,安達集團有望實現絕對控股。
2020年1月起,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正式取消。該政策實施一年間,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誕生,第二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也在醞釀之中。
恰逢壽險外資股比限制松綁一周年的時間節點,取消外資在合資保險公司中的股比限制政策連續出臺。近日銀保監會發文,擬刪除保險公司外資不得占股本51%以上等條款。分析人士稱,近年來保險業開放馬不停蹄,近日的監管政策透露出開放程度再次擴大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