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A股走出一輪強勁的結構性行情,市場機會層出不窮。其中,新能源板塊的表現備受矚目,產業鏈中不少個股漲幅巨大, 布局相關板塊的公募基金也賺得盆盈缽滿。不過,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大幅上漲后,新能源板塊還適合“上車”嗎?相關基金又該如何挑選?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6日,近一年新能源主題基金的平均漲幅達到99.7%。
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新能源主題基金,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華寶證券研報認為,對于主題類基金,部分投資者中長期看好,以配置的思路進行投資;部分投資者則僅僅是階段性參與主題行情,因此有必要觀察不同行情階段不同產品的表現差異。
以申萬菱信新能源汽車混合基金為例,華寶證券研報認為,基金經理任琳娜過往超額收益良好,在新能源車板塊內主要配置產業鏈上游的動力電池領域,個股選擇能力良好。基金持倉風格為大盤成長,注重個股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同時對估值的容忍度相對較高。
對于國泰智能汽車股票基金,華寶證券研報認為,基金過往超額收益良好,在新能源車板塊內配置比較均衡,會結合市場變化,調整子行業持倉配比,不同子行業內選股勝率高,這說明基金經理在不同子行業均有較深度的研究。
在經歷了兩年的連續上漲后,新能源行業未來還具有怎樣的投資機會?萬家基金投資研究部總監認為,未來5到10年是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期。從細分領域來看,包括動力電池及向上游延伸的正負極隔膜電解液、銅箔等核心原材料,以及再上游的動力電池設備、鋰資源等環節都是值得重點布局的領域。此外,受益于電動化與智能化趨勢的零部件、整車環節也值得關注。
盡管長期發展前景獲得普遍看好,但部分機構針對新能源板塊當前較高的估值,也發出了風險提示。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洪流近期表示,從估值的角度看,新能源車行業存在階段性泡沫的可能。但拉長時間來看,更多要關注新能源板塊成長空間的確定性和在各個細分鏈條中龍頭企業競爭力的確定性。
“對于看好新能源行業長期發展機會的投資者來說,在短期可能面臨較大風險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滬上一位基金分析人士稱。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