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抱團白馬開始松動?最新調研明星私募:有人減倉 有人怒吼不講武徳】1月11日,A股市場持續回落,風格上延續極端分化,近80%個股收跌。其中,頗受關注的基金抱團股有部分出現大幅調整,以白酒和新能源板塊最為突出。(券商中國)
1月11日,A股市場持續回落,風格上延續極端分化,近80%個股收跌。其中,頗受關注的基金抱團股有部分出現大幅調整,以白酒和新能源板塊最為突出。
新年以來,A股的分化和波動均有所加劇,私募機構間的分歧也有所加大。盡管降低了對今年股市投資的收益預期,但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多數明星私募目前仍持樂觀態度、精選優質行業和公司,保持高倉位操作,而市場流動性變化是各方普遍關注的風險指標。
談到對后市的判斷,老牌私募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更是以“大戰正酣、豈言退兵”為題公開發文,相當吸引眼球。
基金抱團股開始松動?
上證指數下跌1.08%,深圳成指下跌1.33%,創業板指下跌1.84%,A股三大指數盡墨,兩市4148家公司中3311家公司下跌、占比79.82%——這是A股市場1月11日交出的成績單。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部分基金重倉板塊和個股出現了久違的集體調整。
據數據,公募基金持股市值最大的前20家A股公司中,有11家公司昨日收跌,五糧液、隆基股份、寧德時代、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億緯鋰能和長春高新跌幅超過3%。雖然有轉弱跡象,但基金重倉股今年以來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持股市值排名前20的公司中僅中國平安和恒瑞醫藥下跌,表現最強的海康威視短短一周多時間漲幅已超過20%。
大型私募多數仍維持高倉位
就近期的股市波動,券商中國記者向多家明星私募進行了采訪。受訪大型私募多數仍維持高倉位運作,策略較前期并沒有發生變化。有中小私募表示對前期熱門股票進行了減倉,并主動調低了倉位。
“我們去年主要布局了新能源,這是我們認為最確定的賽道。我們總體看得比較長,并不擅長做短期波段。今年我們不覺得股市是大年,漲多了可能會做一些階段性減倉,目前還沒有做調整,當然我們會持續關注市場流動性的變化。”北京一家中型私募向記者表示。雖然最近相關板塊波動加大,該公司倉位仍維持在9成左右。
南方一家百億私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倉位是滿倉,持股也沒有進行大的調整,繼續堅定持有“精選的個股”。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要警惕某些行業或個股純拉估值的現象,不少抱團行業若不能反復驗證其盈利增長的邏輯,一旦潮水褪去,就會“裸泳”。
“比如金龍魚,長期業績增長也就10個點左右,遠不及海天味業的高增長。國外雖然對消費行業有溢價,但即使可口可樂,每年增長3%-5%,也只能給30-40倍估值,但金龍魚10%的業績增長,卻高達100倍的估值,像這種熱點我們就不會追;但我們看好新能源車行業,因為每個月的數據都在改善,往后看市場空間大,即使股價調整,但長期增長邏輯可以不斷驗證。”該負責人表示。
上海某大型私募同樣選擇以靜制動,倉位和策略都沒有變化。“我們是長期滿倉操作,建倉期也很少做擇時,因此短期市場波動對我們沒有什么影響。”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不過,他也提醒,公司在宏觀方面比較擔心市場流動性反轉,會持續關注相關風險指標。記者聯系了滬上另外兩家明星私募,對方也都表示近期沒有對倉位進行特別調整。
盈峰資本表示,該公司始終認為,運用“精選價值”投資方法在中國股票市場可以獲取穩定的超額收益。目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仍處于合理區域,但板塊表現分化嚴重,消費、醫藥和部分科技細分領域的核心公司估值水平幾乎創出了歷史新高,而偏周期的行業估值水平普遍處于歷史底部。隨著無風險利率的回升以及經濟的強勁復蘇,市場風格切換正在進行時。
針對目前市場投資策略,盈峰資本表示,公司在投資中采取“啞鈴型”配置,一部分是互聯網及大消費行業中估值合理的優質成長股,另一部分是“周期性受損但結構性受益”低估值藍籌股。考慮到市場整體估值較高,會更加集中配置于優質個股。
老牌百億私募淡水泉則依然看好2021年各類主題性機會:
第一,周期成長主題下的地產產業鏈等機會,高端制造業供應鏈機會等。這些機會共同的特點是,所持倉公司核心產品有很強競爭力,同時未來2-3年有可觀成長空間;產品、技術升級后具備國際競爭力。
第二,新興成長主題下的消費電子類機會,以及具有“中國優勢”的新興產業機會等。這些投資機會具備持續創新能力,處于長期好賽道,或因為短期遇到困難,或屬于大規模商業應用爆發前期,使得我們在布局時能夠拿到更高性價比。
第三,穩定成長主題下的消費醫藥公司,由于股價調整帶來的投資機會,對于這類機會我們并不陌生,正在加大投入,需要把握好布局時機和節奏。
星石投資認為,春季躁動主要是資金驅動,因為一般此時居民、企業的資金比較寬松,實體經濟也在淡季,對資金需求也不高。今年特殊在于,機構化趨勢加強,資金大量取道基金專業力量入市,因此基本面較好的白馬龍頭強者恒強。但也正是因為資金驅動,容易出現波動。而受去年疫情影響,今年春季躁動的資金面比往常更為寬松,所以波動率加大。
“一般遇到調整時,我們首先是去復盤基本面長期邏輯,看有沒有變化。雖然春節前后是經濟高頻數據的真空期,但是最新的CPI、PPI數據,仍然透露出一些信號。我們認為,企業盈利持續修復,為2021年A股帶來‘盈利牛’。”星石投資指出。
降低預期成主流、少數私募主動減倉
2021年降低投資預期已經是私募圈內的共識。
石鋒資產在最新策略中提出,2021年市場預計維持震蕩態勢,但估值擴張動力減弱,業績確定性增長將會成為核心因素,預期收益率或將低于今年。正心谷資本表示,面向2021年,中國資本市場仍將有較好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建議不過多關注指數層面是否大幅上漲,而是真正做好深度產業研究,積極尋找長期投資機會。
由原興全基金公司總經理楊東創辦的寧泉資產日前發布了最新觀點,明確指出A股新能源板塊的風險,而其最新月報也顯示,公司的股票倉位已減至半倉。談到新年投資,寧泉資產稱,A股的市場不是非黑即白,大部分時間指數可能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對個股的研究和估值把握將越來越重要。
也有少數受訪私募透露最近主動做出了減倉。辰翔投資創始合伙人張斌彬向記者表示,該公司上周五做了大幅的減倉,倉位從滿倉降至70%。“減倉部分主要是A股的機構報團板塊,比如新能源汽車,這是我們一直看好和深耕的賽道,但現在估值水平已經超出我們公司內部估值定價上限,因此選擇階段性、戰略性回避,待技術演技和銷量上升消化了信用估值水平后,再擇機進入。部分倉位從A股轉向了港股和美股,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和收益互換等手段參與境外市場,轉向那些相對不擁擠的賽道。”該負責人說。
老牌私募發文“大戰正酣、豈言退兵”
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近日以“大戰正酣、豈言退兵”為題公開發文,稱“寫在友軍宣布撤離光伏,新能源,智能車之際”,頗有些回應楊東觀點的意味。
陳宇認為:“從估值的角度看,若干領軍行業呈指數型爆發式增長。新股機會層出不窮,個股成長百花齊放。便宜貨其實遍地皆是。價格是不是友好,關鍵看研究跟不跟的上進度。”他還在文中質疑:“此時退兵?講不講武德,有沒有信仰?”
陳宇是北京大學碩士,13年私募投資經驗,20年資本市場經驗。歷任招商地產董事會秘書、重陽投資董事副總經理、白云山董事,2009年創辦神農投資。神農投資成立于2009年,是第一批陽光證券私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員,成立以來多次榮膺行業獎項。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