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就職在即,市場密切關注其政策動向
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民主黨人拜登即將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然而,由于美國剛剛暴發國會騷亂,加之疫情嚴峻,此次美國總統就職典禮規模將大幅縮水。并且,特朗普此前明確表示將不出席拜登就職典禮,這一舉動將打破美國歷史傳統。
據多家美媒報道,拜登將在20日就職當天及就職10天內簽署一系列行政令,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所致的經濟危機、氣候變化和種族歧視等問題。分析人士稱,這將是針對特朗普政府時期政策的顯著調整。
根據拜登多名顧問所述,拜登預計在上臺后推行的政策有:通過1.9萬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提案;延長學生貸款期限和暫停驅逐的期限;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政府將每年花費5000億美元采購零排放車輛;新的移民法案將允許數百萬非法移民合法化;終止美墨邊境墻計劃。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拜登提出的經濟救助計劃,即總額達1.9萬億美元的“美國救助計劃”,該計劃旨在應對日趨惡化的疫情、推動美國經濟復蘇,但能否獲得美國國會批準仍存變數。根據拜登團隊此前公布的1.9萬億美元的“美國救助計劃”,其中約4000億美元將用于抗擊疫情,約1萬億美元將為受疫情沖擊的美國家庭提供經濟紓困,約4400億美元將為在疫情中掙扎的小企業、州和地方政府等提供援助。
耶倫出席參議院提名聽證會,力挺經濟刺激舉措
周二,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出席其擔任美國財長的參議院提名聽證會。市場高度關注耶倫對美國債務水平和美元的觀點,考慮到1月20日履新的拜登政府一系列抗疫財政刺激計劃,這可能會對美債收益率、美元走勢產生影響。
在美元匯率問題上,耶倫稱相信由市場所決定的匯率,美國不會以壓低本幣匯率來獲取相對優勢,并稱若其財長提名得到確認,也將反對其他國家以任何行動來推行這種戰略。市場分析認為,耶倫關于美元的表態意味著美國自克林頓政府以來所奉行,但被現任總統特朗普實質上拋棄的“強美元政策”即將回歸。此前,特朗普及其財長姆努欽均強調美元貶值的好處,特別是對出口和購買力的有利影響。姆努欽還曾表示“美元過強”可能有損經濟。
耶倫還呼吁新一輪大規模刺激計劃,強調這將幫助美國人度過大流行的最后幾個月,并重建美國經濟,“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的繁榮,并確保美國工人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經濟中競爭。”對于上周拜登公布的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耶倫稱拜登考慮了債務水平會因此增加,但在利率處于歷史低位的情況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推出一項大規模刺激計劃,由此帶來的收益將遠遠超過成本。
在發債刺激經濟方面,耶倫承認必須讓聯邦預算處于可持續道路,長期的財政赤字路徑值得擔憂也必須解決,但就當前而言,提供救助措施顯得尤其重要,低利率環境是實施大規模財政刺激的一個理由,如果不能控制疫情并為長期增長投資,美國的經濟和債務處境將更糟。她表示,可能考慮發行長期債券,包括發行50年期美國國債。她還稱,相信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但也沒有排除加息可能。
在稅改問題上,耶倫稱在經濟仍處于困境的時候,拜登政府不會尋求“現在”回撤2017年的特朗普減稅措施,這與市場預期一致;而且拜登政府不想廢除整個2017年稅改法律,而是要修改令大公司和富人受益的規定,“我的確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應當征收資本利得稅”,此前有民主黨重量級參議員要求每年征收資本利得稅,而非在出售資產時才征稅。耶倫表示,希望與其他國家合作,以防止公司稅率的逐底競爭(race to bottom),此前拜登建議將美國公司稅上調至28%,2017年稅改曾將公司稅從35%降至21%。她還想與經合組織OECD合作,制止外國對美國公司不公平征稅的企圖,并終止鼓勵美國公司向海外轉移的激勵措施。
在新能源投資領域,耶倫稱氣候變化是全球和美國面臨的最關鍵問題和生存威脅,拜登政府的基建計劃將涉及對可再生能源和清潔技術的投資,促進電動汽車的使用,以及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她稱,拜登希望建立一個“繁榮”的電動汽車市場,并支持重塑電動汽車激勵機制。
在就業市場方面,耶倫稱特別關注勞動力市場,“核心關注點”是美國工人的需求;上調最低薪資至15美元/小時有助于降低失業人口的規模,將為低收入人群和少數族裔提供各個層次的紓困救助;州和地方預算削減可能會阻礙經濟復蘇,需要聯邦政府提供援助;美聯儲的“主街借貸計劃”未能成功令中小型企業獲得信貸,新一屆政府將更有效地解決該問題。
“藍色浪潮”影響哪些品種
2021 年伊始,國內外各類大類資產表現分化,金融市場在經歷了美國政治權利順利交接及拜登政府贏得國會兩會多數后“藍色浪潮”政策措施預期后,前期推動大宗資產持續大漲的核心邏輯——流動性與新能源概念有所松動,因市場聚焦美聯儲歲末年初貨幣政策預期調整,在最新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中,多位美聯儲官員表示如果疫苗改善經濟前景,2021年就可能會減少購債規模,并在此后可能遵循 2013至2014年時的程序。這也是美聯儲自新冠疫情以來首次在會議紀要中向金融市場傳遞出貨幣政策邊際收緊時點將近的正式信號,對股市及大宗商品等主要資產價格長期牛市邏輯構成一定沖擊。
國信期貨的有色研究組顧馮達表示,作為衡量全球經濟復蘇預期的重要晴雨表之一,有色金屬價格在貨幣政策寬松持續、經濟增長低位復蘇的背景下,具有較強的價格上漲空間和動力。此前由于新冠疫情引爆的全球經濟危機加劇是全球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大國關系與治理體系重塑導致的動蕩與變革勢不可擋。恰逢全世界局勢和思潮變化,在多種新舊力量碰撞的背景下,海外經濟和政治環境發生突變,金融市場尤其是股市、商品等大宗資產價格隨著全球新冠疫情與疫苗競爭、主要經濟體政策預期和大國政治博弈形勢而快速搖擺。
隨著特朗普在國會沖擊事件后內部分崩離析,拜登確認將于2021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并手握美國參眾兩院多數席位優勢,市場對拜登政府主推的“藍色浪潮”政策措施預期加大,更嚴格的新冠防疫、更積極的財政刺激政策、更可控的國際政治環境將大大緩和了市場對全球經濟的系統性風險憂慮,大量資金從貴金屬等傳統避險資產涌向了各類風險資產,其中股市及大宗商品高位重心抬升,但各板塊分化較為顯著,而新能源為代表的新經濟將帶動相關金屬原材料(有色銅鋁鎳及貴金屬白銀)消費預期偏強。
黃金白銀2021年開年以來,受到美債利率回升影響出現大幅回調。前期貴金屬的上漲邏輯主要在于美聯儲延續寬松立場、財政刺激推高通脹預期、美國權利交接及病毒突變尾部風險激發避險情緒的多重推動。但隨著美聯儲疫情后首次在會議紀要中談及購債規??s減,且多位美聯儲官員表示如果疫苗改善經濟前景,今年就可能會減少購債觀點偏鷹,上漲邏輯有所削弱。受到影響,美國名義利率的上行速度在短期內遠超前期已緩慢走高的通脹預期,推動實際利率大幅反彈,與實際利率密切負相關的貴金屬價格出現大幅回調。
顧馮達認為,中長期來看,隨著美聯儲縮減購債預期顯現,市場處在等待貨幣政策拐點出現的階段,貴金屬或將在較長時間內面臨重心下移壓力。但目前歐美實體經濟仍疲軟,就業通脹目標達成在現實中兌現仍遙遙無期,若疫情加劇疫苗接種鋪開不及預期,美聯儲官員態度緩和市場消極情緒趨于穩定,金銀短期內仍有反彈企穩機會。近期美聯儲貨幣政策觀點搖擺不定,建議投資者以觀望為主,注意控制風險。
他認為,就2021年1月以來表現而言,多數金屬兼具金融屬性和商品屬性,尤其銅鋁當前共同面臨的“低庫存、緊平衡”的產業鏈微妙現狀,使其供需平衡容易受到資金流動性預期和供需預期變化的影響。在一季度宏觀政策預期變化加劇與農歷新年前后傳統消費淡季自身供需轉弱狀態下,銅鋁為代表的有色行業處于傳統消費淡季依賴宏觀預期向好預期支撐,考慮到2021年市場流動性仍顯寬松、銅鋁產業可流通庫存偏低等因素,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漲幅或較2020年前強勢有所削弱,但價格重心仍可看高一線,對國外內廣大實體產業機構與投資者而言,建議產業與機構進行生產利潤保值為主,投機者短線波動操作為宜,趨勢上對銅鋁不輕言高估,短期也警惕春節前后宏觀政策預期突變風險,對2021整體有色維持偏強看法,顧馮達維持多頭思路。
動力煤突遇跌停,預期有所改變
周二收盤,動力煤多合約出現跌停。在中信建投期貨研究團隊看來,當前基本面并沒有突然發生實質性變化。目前港口現貨依然持穩,秦皇島港鄂爾多斯(Q5500)小幅下跌5元/噸至1055元/噸。同時,國內產能釋放不及預期,且安全檢查也影響到了當前煤礦的生產效率,加上極端的天氣影響,電廠在節前仍積極補庫,對煤價有較強的支撐。
重要的是預期有所轉變,主要是進口煤預期對煤價的沖擊。2020年全國共進口煤炭超3億噸,同比增長1.5%,創2014年以來(包括2014年)的新高,特別是12月全國進口煤炭3907.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277.2萬噸增加3630.3萬噸,且新的一年進口通關也將放開,因此將有力緩解國內供給偏緊局面,對當前煤價形成潛在利空。不過在信建投期貨研究團隊看來,目前還需關注700元/噸的整數關口,當前還不適宜過分看空,反彈至700元/噸上方是較好的做空窗口。
一德期貨動力煤分析師曾翔、張海端預計,后市供需在邊際上開始有所改善,港口現貨預計會向發運成本回歸。所以,終端對港口高煤價的接受力度減弱,周一基本沒有成交,報價趨穩,市場情緒降溫,相應前期一直惜售手里還有貨的貿易商出貨的意愿也增強,進一步帶動情緒的走低。目前來看發運成本在850元/噸左右,港口現貨預計會向發運成本回歸,虛高的部分多會被擠出。
從盤面上看,他們表示,近期價格波動幅度一直比較大,近強遠弱格局也明顯,在持續高漲的情緒降溫后,周二出現多合約跌停,主力2105合約減倉2萬多手,跌破700元/噸到了680元/噸附近。但是由于期貨貼水幅度較大,預計暫時難以大幅下跌,振蕩調整為主。
雙焦盤面波動加大,供需矛盾仍需化解
昨日受市場傳言“全面取消鋼材出口退稅”的影響,黑色盤面整體開始下跌,而處于高利潤的焦炭和升水現貨的焦煤跌幅較大,成為市場重點打壓對象。
在華泰期貨研究院黑色建材組看來,近期由于疫情影響,河北地區煤焦運輸受阻,使得原本供需緊張的局面進一步加劇,甚至部分鋼廠出現因緊缺焦炭而被迫減產的情況,縱觀全國焦炭各環節庫存依舊偏低,鋼廠冬季補庫需求持續存在,而伴隨著海外復產復工,焦炭內外價差走擴,大概率后期焦炭將重新打開出口利潤,恢復出口。反觀供給端,由于四季度,尤其12月份焦炭集中去產能,造成巨大的供給缺口,雖然一季度有2000多萬噸的新出焦,但依舊難以緩解目前的供需矛盾,而原本進口焦炭對于國內供給的彌補,也將伴隨著內外價差擴大而逐步萎縮。
在焦化高利潤的驅動下,目前焦化廠和鋼廠對于原料采購較為積極,雖然焦化去產能造成了焦煤一定的消費減量,但考慮到目前國內原料補庫和海外消費復蘇的雙重利好下,焦煤消費強度仍有保障,而供給端由于煤礦安檢對于生產端的擾動,以及進口煤受政策和疫情影響,使得焦煤尤其低硫主焦煤較為緊張,形成一定的結構性矛盾。展望后市,他們認為雙焦基本面難有大幅改觀,供需矛盾仍需時間化解,而其盤面的高波動率也將繼續存在。
在國信期貨黑色研究員邵薈憧看來,在焦炭方面,近兩周全國焦企綜合開工率周環比出現小幅增加,焦企利潤高位,開工十分積極。但2020年末產能集中淘汰2000萬噸以上,而新產能從裝煤出焦到滿產需要經歷一定時間周期(3—5個月),短期難以對供應量產生有效補充。從下游需求來看,鋼廠高爐檢修一定程度上影響鐵水產量,但目前鐵水日均產量同比仍有增長,處在相對高位。而受到北方部分地區疫情擾動,山西到河北發運受限,部分焦企被動累庫。但下游采購需求偏強,預計焦炭的第十四輪提漲落地可能性較大。期貨盤面回調后高升水擠出,在現貨強勢背景下,她認為期貨盤面地位有支撐,基本面在黑色品種中相對較好。
在焦煤方面,她表示從生產端來看,整體內外供應普遍偏緊。雖然元旦節后國內煤礦整體開工率有一定回升,但春節前國內煤礦安全生產壓力持續存在,產量釋放受限,而春節期間煤礦是否正常放假引發市場對于后期供應調節的預期變動。在進口方面,針對澳煤限制仍存,港口僅有少量俄羅斯資源成交。蒙古方面口岸通關水平也相對較低。從需求端來看,焦企利潤高位,且對于后市生產積極性較高,雖然焦企焦煤庫存累至近三年來高位,但仍有一定補庫空間以及補庫積極性,焦煤現貨穩中偏強運行。在澳煤進口限制持續,焦化產能逐步釋放背景下,她認為焦煤存在逢低買入機會。由于臨近春節,北方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反復,為減少春運期間人口大范圍流動,多地倡導工作地過節,短期需要關注國內煤礦春節期間的生產、放假情況對焦煤供應端的影響。
東海期貨黑色研究員劉慧峰認為,本輪焦炭盤面快速下跌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一是因為河北地區目前疫情還未見到明顯好轉跡象,物流管控較為嚴格,導致河北地區焦炭到貨量減少,已經開始有部分鋼廠因原料短缺提前檢修;二是進入1月份之后,鋼材需求明顯轉弱,5大品種鋼材庫存連續3周回升,累計回升212.52萬噸。從歷史數據看,這一趨勢會延續至3月中旬。自12月下旬以來,華東螺紋鋼現貨價格累計下跌210元/噸,熱卷價格下跌380元/噸。在鋼廠利潤本就不高的情況下,鋼材價格的走弱也會壓制原料端價格的上漲;三是進入一季度以后,焦化新產能投放預期漸強,而且從2月至3月份來看,焦炭現貨價格下調概率較大,這也使得盤面價格開始提前進入下行通道。從短期來看,他認為影響焦炭價格的上述利空因素依然存在,預計盤面價格短期仍會以弱勢下跌為主。
“根據我們的周度供需平衡表測算,在當前焦炭供應水平下降,日均鐵水產量大概要降到220萬噸附近才能達到供需平衡。但在春節后期需求預期向好的背景下,鋼廠大面積減產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那么總的來說,即使考慮焦炭產能投放因素,05合約對應的時間段內,供需缺口彌補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而一旦疫情有所好轉,鋼廠也必然會重啟補庫,從而提振焦炭需求。”
在焦煤方面,他表示,焦煤近期價格的下跌主要是受到鋼材及焦炭價格下跌的影響,疊加近期澳煤進口放開傳聞頻出所致。同時,從基差角度來看,焦煤升水現貨的幅度最高達到216元/噸,存在修復升水的需求。從基本面的角度來講,他認為焦煤基本面短期略弱于焦炭,與焦炭的全環節庫存偏低不同,焦煤目前呈現終端庫存較高,港口庫存正常的格局。截止到1月15日當周,國內鋼廠及焦化廠焦煤庫存1843.07萬噸,較去年同期高出16.43萬噸,且未來1-2個月,鋼廠和焦化廠對焦煤更多的是去庫存操作。
從供應來看,他表示春節前這段時間一般為全年煤礦開工的低點,但每年3月至4月份煤礦供應都會有一個逐步回升的過程,而且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多地倡導在工作地過年,這是否會導致今年煤礦春節期間正常生產從而使得供應高于預期,后期需要密切跟蹤。不過從2021年全年來看,由于澳煤進口限制政策可能長期化,蒙煤進口增加不足以彌補澳煤減量缺口,同時下半年又面臨焦化新增產能集中投產,因此焦煤中遠期基本面可能會走強。
綜合以上分析,他認為近期焦炭價格的下跌主要是由于一些短期沖擊因素疊加新產能投放預期所致,但就其基本面本身來說變化并不大,即使考慮焦炭產能投放因素,預計2105合約對應的時間段內,供需缺口彌補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而焦煤方面短期基本面略若弱于焦炭,但中遠期基本面可能會走強。因此,對于操作策略方面,近期仍然建議比價1.55附近做多焦化利潤,以及焦炭5—9月合約價差150元/噸以下跨期正套。單邊做多焦炭則需待鋼材市場好轉,或看到鋼廠補庫存再次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