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kc0km"></samp>
    <ul id="kc0km"></ul>
    <strike id="kc0km"></strike>
    <strike id="kc0km"></strike>
  • <kbd id="kc0km"><acronym id="kc0km"></acronym></kbd>
    <code id="kc0km"></code>
    <noframes id="kc0km"></noframes>
  • TMT整體下滑 港股科技持續提升:2020Q4科技板塊基金持倉分析

    2021-01-25 15:59:26

    【TMT整體下滑 港股科技持續提升:2020Q4科技板塊基金持倉分析】2020Q4科技板塊的基金持倉占比降至18.1%(環比-4.0pcts)。公募基金和北向資金對A股TMT板塊的持倉比例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公募基金對港股科技持倉連續4個季度環比提升至6%。從基本面、估值、流動性等核心因素的綜合考量,我們看好國內科技板塊一季度投資機會,首選港股市場。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電子、物聯網、云計算、智能駕駛、IDC、半導體、網絡安全和信創等細分領域龍頭。(中信證券研究)

    2020Q4科技板塊的基金持倉占比降至18.1%(環比-4.0pcts)。公募基金和北向資金對A股TMT板塊的持倉比例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公募基金對港股科技持倉連續4個季度環比提升至6%。從基本面、估值、流動性等核心因素的綜合考量,我們看好國內科技板塊一季度投資機會,首選港股市場。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電子、物聯網、云計算、智能駕駛、IDC、半導體、網絡安全和信創等細分領域龍頭。

    公募基金對TMT持倉比例整體下滑,通信連續3個季度下滑至0.6%。

    2020Q4基金重倉對TMT持倉3857億元(季環比+0.5%),持倉占比18.1%(環比-4.0 pcts),超配比例為0.3%(環比-2.5pcts),持比例和超配比例連續2個季度大幅下滑。當前TMT的持倉比例,處于39%的歷史分位水平,超配比例則處于18%的歷史分位水平。

    電子持倉占比11.1%(環比-1.2pcts),計算機持倉占比4.3%(環比-0.8pcts),通信持倉占比0.6%(環比-0.9pcts),傳媒持倉占比2.2%(環比-1.0 pcts)。

    8個重點細分領域中:安防持倉占比為1.6%(環比+0.8pcts),是唯一的持倉占比反彈的細分行業;消費電子、游戲的持倉比例為3.0%、0.3%,環比下降較多,分別下降2.2pcts、0.6pcts。

    募基金對港股科技的持倉占比,連續4個季度環比提升至6%,集中在頭部公司。

    截至2021年1月22日,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已經達到1.7萬億元,2021年1月凈買入已經超過1931億元,創歷史新高。公募基金對港股科技的持倉市值和占比亦在不斷增長,2020Q4公募重倉持有港股科技的市值為1284億元,持倉占比6%,過去4個季度環比持續提升。

    個股方面,騰訊控股、美團、小米集團、舜宇光學科技、金蝶國際、金山軟件既是持倉市值的前6名,也是持倉市值增加額的前6名。其中騰訊控股、美團、小米集團的持倉市值超100億元,分別為626億元、366億元、101億元;小米集團、舜宇光學科技、金蝶國際持倉市值的環比增幅較大,分別為298%、624%、162%。

    相比于公募基金,北向資金對計算機龍頭持倉占比較高。

    截至2021年1月22日,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已經達到1.25萬億元,持股市值2.56萬億元,其中對TMT持股市值為3132億元,占比為12.2%,較2020Q3末的13.3%下滑,對TMT仍處于持續低配的狀態。

    從個股來看,北向資金持股的穩定性較強,前20名個股中,有13個連續3個季度以上保持在前二十名之內,包括立訊精密、分眾傳媒、東方財富、韋爾股份、廣聯達等。北向資金前20名個股與公募重倉前20名,僅有13個公司重合,主要是消費電子、安防、面板、半導體和云計算龍頭。不同的是,公募重倉對半導體的持有更多,而北向資金計算機公司持倉更多,包括科大訊飛、中科創達、啟明星辰等公司。

    展望Q1:看好國內科技板塊,首選港股科技。

    流動性方面,美聯儲仍然保持持續擴表的節奏,國內流動性整體繼續保持合理寬裕,截至1月22日,偏股主動型基金已成立規模超2600億元。

    估值方面,目前國內A股電子、通信、計算機、傳媒的PE分位數分別處于過去5年的80%、25%、50%、25%分位,恒生AH溢價指數為137.7,處于歷史高位。

    基本面方面,疫情后,個人用戶線上化,企業數字化、云化進程繼續推進,同時硬件、半導體、消費電子等順周期板塊亦有望跟隨宏觀經濟回暖而復蘇。

    伴隨更多美股ADR赴港二次上市,預計港股將成為國內投資人最關注的科技產業投資主戰場。截至2021年1月22日,港股科技板塊合計市值超過20萬億港幣,估值水平相對合理,在境內更多基金可以投資港股以及美元走弱的預期下,港股科技板塊有望獲得更多投資和關注。

    風險因素:

    疫情反復導致全球宏觀經濟復蘇低于預期風險;國際間貿易沖突、地緣政治沖突持續加劇風險;個人用戶、企業市場需求復蘇不及預期風險;金融條件快速收緊導致部分成長股估值泡沫破裂風險;針對科技巨頭宏觀政策監管持續收緊風險等。

    投資策略:

    公募基金和北向資金對TMT板塊的持倉比例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前期板塊的情緒整體偏弱。從基本面、估值、流動性等核心因素的綜合考量,我們看好國內科技板塊一季度投資機會,首選港股市場。

    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電子、物聯網、云計算、智能駕駛、IDC、半導體、網絡安全和信創等細分領域龍頭,包括:小米集團、騰訊控股、阿里巴巴、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海康威視、立訊精密、領益智造、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北方華創、韋爾股份、恒玄科技、芯海科技、舜宇光學科技、傳音控股、移遠通信、中興通訊、億聯網絡、紫光股份、中際旭創、新易盛、廣和通、金山辦公、廣聯達、金蝶國際、寶信軟件、光環新網、科華恒盛、深信服、科大訊飛、奇安信、德賽西威、衛寧健康、中科創達、宇信科技、工業富聯、網易、心動公司、分眾傳媒等。

    (文章來源:中信證券研究)

     

    掃一掃分享本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精品国产自在钱自| 91热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91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优势|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国产极品白嫩精品|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久久99精品视香蕉蕉| 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 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99re5在线精品视频热线|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国产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