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飯圈化背后:年輕人急于實現財富自由 網紅基金忙收緊申購】似乎一夜之間,身邊無論是追星,買盲盒,玩密室,還是薅羊毛的年輕人們都在熱烈的討論:我有10塊錢,買一只什么基金好?由此還衍生了基金飯圈文化。(金融投資報)
盡管下跌,喧囂的基金飯圈似乎并沒有降溫。
近幾天,基金飯圈文化盛行,不少基金經理“火出了圈”,甚至已經有了自己的粉絲后援會和微博超話。“張坤yyds(永遠滴神)!守護全世界最好的坤坤。”等粉絲語言讓嚴肅的基金圈吃驚不已。
這背后,是浸淫著飯圈文化和網絡思維的新一代基民正在跑步入場。
而他們,與其說是把基金經理“愛豆化”,還不如說是在基金經理身上寄托了對財富自由的極大渴望。
瘋狂的基金飯圈文化
似乎一夜之間,身邊無論是追星,買盲盒,玩密室,還是薅羊毛的年輕人們都在熱烈的討論:我有10塊錢,買一只什么基金好?由此還衍生了基金飯圈文化。
基金飯圈中,最火爆的莫過于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的基金經理張坤,甚至粉絲們還創造了“含坤量”這個熱詞。
另外,目前各家論壇上比較活躍的基金粉絲組織包括:銀河戰艦、諾安雄獅、海富通戰車等。 比如,網友們信奉的“銀河戰艦”,主要是指鄭巍山管理的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基金。
很顯然,這背后的主要推力正是那批正在入場95后甚至00后投資者,其正在迅速成為互聯網時代炒基金的新力量。
數據顯示,新增“基民”中,90后占據了一半以上。對于新基民來說,基金不僅是理財產品,也像是是一種社交工具。年輕人曾經在茶余飯后會聊明星八卦,如今話題則變成了基金。
生于互聯網時代的新基民在投資基金上也具備了獨有的特色:
比如他們跟隨自己信任的小紅書、B站等博主購買基金;
成立“某某基金護衛隊”,身為粉絲盡心盡力;
甚至會用自己的角度挑選“基金”,比如——給基金經理看相……
“我估計,這批買基金的90后、00后有相當部分是前幾年的候鳥股民。”成都本地某券商營業部的客戶經理王林(音)告訴金妹兒:“此前只要股市行情好了,就會有一部分90后、00后來開戶或是換密碼,一旦行情下轉,就會消失。現在,基金漲得好,且不需要像炒股那樣耗費精力,年輕人選擇基金一點都不意外。”
據他介紹,一些年輕股民們較為急功近利,多數很難堅持下來。“一些年輕股民們沒多少耐心來盯盤,分析,沒有形成成熟的投資體系,一般都是跟風及熟人推薦,估計他們炒基金也是如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00后的股民,她看了新聞說基金漲幅跑贏大盤,就割肉全部買了一只基金。我問她,她告訴我,是跟到小紅書一個開馬薩拉蒂的博主買的,希望通過投資理財慢慢實現財務自由。”
可以看出,這批年輕投資者對行業的了解大都來自于新聞報道和金融媒體,對基金的選擇也多少參考了基金經理、身邊朋友和自媒體大咖的建議。
渴望財富自由的年輕人們
很顯然,基金飯圈文化盛行的深層次原因是大批年輕人渴望通過投資理財實現財富自由。
“寧愿自己被綠,也不想基金變綠”,對于這句著名的金句,有網友戲稱,反應了廣大基民想要盈利賺錢的迫切心理。
猶記得,去年有一個新造熱詞“深圳女孩”。
來源是有個微博大V帶兩個深圳女孩到北京酒吧玩。北京的女生們一直在討論搞對象侃八卦,深圳的兩個女孩聽愣了:你們出來都聊這些?
問深圳的女孩出來都聊什么?答曰:搞錢。
如今,不少年輕人都加入這一大軍。
隨著基金持續火爆,豆瓣討論小組,像生活組、喪心病狂攢錢小組、甚至八卦組,有大量年輕人,在各種發帖討論如何理財,怎么買基金等問題。
而在B站搜索關于“基金” “大學生理財” “年輕人炒股”等關鍵詞就會發現,相關視頻的數量都正在呈現指數級增長,播放量動輒幾十萬、上百萬,每期視頻下面都有很多互動留言。
不少網友表示,買基金是經濟大勢所驅,更是為了投資理財的需求。
有人士表示:“其實,從這幾年可以發現,只要媒體報道哪方面投資賺錢了,都會受到年輕人的追捧。與其說,這些年輕人在追捧基金經理,還不如說,他們是在為自己財富自由的夢想打call。”
網紅基金忙收緊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被“飯圈文化”pick出來的,都是業績非常出色的基金經理。
如張坤,易方達中小盤任職回報787.33%、年化回報29.94%,易方達藍籌精選任職回報232.50%、年化回報65.16%;鄭巍山管理的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基金則在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在同類3327只產品中領跑。
由于對行業的了解大都來自于新聞報道,做出的判斷也會摻雜著身邊朋友和網絡大V的意見,因此被飯圈看的基金一般都圍繞著白酒、消費以及新能源這些熱度最高的行業。
然而,最近公募基金“抱團”的白酒等板塊最近兩天現劇烈震蕩,多只白酒股盤中急跌后又拉升。
行情數據顯示,中證白酒指數昨天大跌2.36%,今天早盤一度進一步暴跌超過5%,不過其后又快速拉升,截至收盤,下跌3.13%。1月25日,該指數一度暴漲6.80%。
受此影響,粉絲們最愛的張坤掌舵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今日下跌1.25%。
還好,記者看了下,發現加入飯圈組織的投資者們,心態相對穩定,沒有出現賺錢就是神,虧錢就罵人的情況~
對此,有人士表示,當前年輕人急于獲取收益,賺快錢的心態與基金經理長遠價值投資化存在矛盾。
而投資,應該是一件理性的事情,在選擇基金經理的同時,應該有自己的看法,理性看待理性分析。將任何一位投資人封神,都是向危險靠近。
另外要注意的是,1月27日早間,易方達基金發出公告,宣布調整旗下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型基金大額申購及大額轉換轉入業務金額限制,即基金申購限額由原來的10萬元大幅降至5000元!
同時,上述基金還將采取暫停大額申購措施,暫停起始時間同樣是2021年1月28日。
有觀點認為,張坤緊急調低大額申購額度,或與最近幾天頻登熱搜榜有關。
同時,也從側面反應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這些“頂流”基金經理對于新增規模持相對謹慎的態度,也是他們對于市場機會研判的體現。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