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片來源:蘇富比1月28日,2021年全球首場重要拍賣在紐約拉開帷幕。在蘇富比“西洋古典藝術周”的“大師繪畫&雕塑Ⅰ”專場中,最大驚喜莫過于文藝復興先驅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經典作品,以無任何擔保形式出現的《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它最終以含傭金9218.4萬…
圖片來源:蘇富比
1月28日,2021年全球首場重要拍賣在紐約拉開帷幕。在蘇富比“西洋古典藝術周”的“大師繪畫&雕塑Ⅰ”專場中,最大驚喜莫過于文藝復興先驅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經典作品,以無任何擔保形式出現的《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它最終以含傭金9218.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95億元)的價格成交。這不僅刷新了波提切利的個人最高紀錄,還創(chuàng)下了西洋古典藝術的第二高價,僅次于4.5億美元成交的達芬奇《救世主》。曾經一起合伙開過餐廳的波提切利和達芬奇,估計也沒想到幾百年后會以這種方式聚首。
波提切利《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蛋彩畫 58.4x39.4cm
成交價:9218.4萬美元
其實,早在去年9月波提切利確認現身紐約蘇富比的消息一出,藝術界內外即引起了不少“火花”。因為這位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此前極少在市場流通。而《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的高超品質和完美品相,曾引得學者們多次質疑它是否為大師本人所作,還是由工作室代筆。再加上原委托人在11月突然去世,圍繞這件遺產是否繼續(xù)上拍,又產生了一些風波,懸念一直延續(xù)到拍賣開始前一刻才最終落定。
在蘇富比歐洲聯合主席兼首席拍賣師彭肯南奧利弗·巴克(Oliver Barker)報出7000萬美元的起拍價后,接連幾個應價很快將價格抬到了7800萬美元,但此后全場陷入數分鐘沉默,最終由一位俄羅斯買家通過蘇富比的私人客戶顧問Lilija Sitnika以8000萬美元拍得,加傭金9218.4萬美元。
蘇富比透露,出價較低的競拍者是代表一位來自亞洲的客戶,但經過長時間的停頓后,他們退出了競拍,只通過蘇富比負責古代繪畫大師作品的倫敦聯席主席亞歷山大·貝爾(Alexander Bell)出了一次價。
圖片來源:蘇富比
這場吸引眼球無數的拍賣,最后的結果似乎不足夠令人興奮。但考慮到目前的市場行情,這個結果還是可以接受的。在整晚如過山車般的兩個小時里,43件拍品中有10件未售出,但有6位藝術家的紀錄被打破,總成交1.145億美元。令人驚訝的是另一件話題拍品——估價2000萬-3000萬的倫勃朗作品《亞伯拉罕與天使》臨時撤拍,有猜測是因為估價過高,這讓整場拍賣成了波提切利的獨角戲。在目前動蕩的全球局勢里,這件拍品的順利成交,對低迷的藝術市場而言意義非凡。
私人收藏中最好的文藝復興時期作品
西方古典油畫大師當中,波提切利絕對是無法繞過的名字。他在世時已經享負盛名,深受時人追慕,常有豪客登門委托他創(chuàng)作要價不菲的油畫。雖然他畫過不少西方藝術史上最扣人心弦的肖像畫,當中卻只得十幾幅流傳至今,幾乎全由著名博物館收藏,包括無人不識的《維納斯的誕生》與《春》。
波提切利《春》
1470 年代末至 1480 年代
而完全出自本人之手的作品更是鮮少在市場上出現,藝術家此前的作品拍賣紀錄僅為1040萬美元,由洛克菲勒家族舊藏的《圣母、圣嬰與年輕的施洗者圣約翰》于2013年創(chuàng)下。
桑德羅·波提切利《圣母、圣嬰與年輕的施洗者圣約翰》,圖片來源:佳士得
從風格上來看,《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的創(chuàng)作年代大約在1481年至1485年之間,正是波提切利創(chuàng)作羅馬西斯廷教堂壁畫以及《維納斯的誕生》等神話題材作品的時間。而《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不同之處以及它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幻覺主義(illusionism)手法,都屬于昂貴且是當時上層階級肖像畫的“慣例”。其中,波提切利摒棄傳統(tǒng)人物造像方式,開創(chuàng)出全新畫風。
與同期的肖像畫相比,此畫獨特之處在于畫中人手持一幅小巧的圓形肖像,繪畫一位正在賜福的圣人。畫家將“真實存在的”年輕男子與神情刻板的年邁圣人并置,暗喻生命脆弱。這樣的構圖上與波提切利另一幅肖像作《手持科西莫·德·美第奇頭章的年輕男子肖像》近似。
波提切利《手持科西莫? 德? 美第奇頭章的年輕男子肖像》
對于這位有著舒展的淡褐色雙眸的畫中人身份,有一種學說認為他是美第奇家族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喬瓦尼·迪·皮爾弗朗切斯科·德·美第奇,因為波提切利確實曾為美第奇家族工作;另有觀點認為,他也有可能是豪華者洛倫佐那華麗的人文主義知識分子團體中的某位成員,然而都無法得到證實。
波提切利《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
有傳言稱,蓋蒂博物館曾有意將其納入館藏,但之后因為多位權威人士聲明其為波提切利追隨者弗朗西斯科·波提契尼(Francesco Botticini)的作品,從而放棄了購藏的想法。
幾乎每個天價藝術品的背后,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傳奇故事和陰謀論,古典大師藝術更是重災區(qū)。是真是假,只能交給時間評判。
天價背后的故事
作為一件創(chuàng)作于5個世紀之前的作品,《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能得到保存如此完好實屬罕見。但在傳承上,該作的來源只追溯到1930年代(這也是被眾多專家詬病的一點),當時該畫被威爾斯卡納芬的紐博羅勛爵(Lord Newborough) 收藏。最初應該是由英國祖紐博羅勛爵一世托馬斯·懷恩爵士(Sir Thomas Wynn, 1st Lord Newborough)在意大利托斯卡納居住期間購藏。
1935年至1938年,這幅肖像通過倫敦的一位交易商出售給了物理學家托馬斯·默頓(Thomas Merton),后者的繼承人于1982年在拍賣會上以81萬英鎊的價格將其出售給了現藏家,即美國地產大亨謝爾頓·索洛(Sheldon Solow)。
謝爾頓·索洛(Sheldon Solow)與其遺孀米婭·索洛(Mia Solow),圖片來源:Patrick McMullan/Getty Image
據《藝術新聞》報道,如若畫作今年成功出售,索洛方面至少要繳納3300萬美元的資本利得稅,然而他卻通過將作品捐贈給自己的名義上的非盈利私人基金會來進行避稅。自1991年以來,索洛陸續(xù)地將這幅畫作的所有權“捐贈”給他的私人基金會,到2018年,畫作的99%所有權已經歸屬其私人基金會——這意味著這位億萬富翁可以獲得慈善捐款的減稅,只需繳納一小部分稅款。這種操作經常被作為合法避稅策略使用,但也因長期免稅以及完全不對公眾開放的收藏,多年來也經常受到批評家們的抨擊。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索洛去世后,他的遺孀及兒子曾考慮留下《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并與其他幾個家族一同建立私人博物館,將其基金會中總價值保守估計逾5億美元繪畫及雕塑對公眾開放,該畫作有可能被保留作為鎮(zhèn)館之寶。
位于紐約第57街的索羅大廈
位于索羅大廈一層的索洛繪畫及雕塑收藏基金會
但如果委托方在同意委托后撤拍,拍賣行將收取相應撤拍費,盡管金額可以商議,但通常為拍賣價格的10%至25%之間,至少也需要支付800萬美元的代價。經過反復權衡,《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最終如約上拍,成就了拍賣史上第二貴的古典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