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在外,租房是一件大事。住宿環境安全舒適,學習勁頭多少也能受到些正向激勵,反之,房子租得不理想,住得不順心,學習效果打折扣也是難免。海外租房學會“避坑”,是幾乎每一個留學生生活中的必修課。
實地看房很重要
在看中合適的房源后,學子需要聯系房東進行實地考察。尤其對于幾人合租的情況,如果有可能,盡量做到每一名租房者都親自到場。
為何這么說?筆者的同學Frank就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幾人合租,Frank因為當天有事無法前往現場看房,當其他室友看過房子表示滿意后,他便也答應入住。結果搬入之后,才發現由于朝向問題房子采光不好,即使白天屋里也不亮堂。同時,衛生間排氣設備功率低,導致浴室長期充滿潮氣,此外,由于Frank的臥室在頂樓,夏天又悶又熱。這樣的情況,令Frank入住后叫苦不迭。
Frank后來了解到,室友們在看房時幾乎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屋內硬件上,還重點討論了臥室的分配和家具的購置,反而忽視了房屋朝向、采光這些更基本的問題。
合同已簽,雖然后悔但卻也只得接受現實,Frank與室友們的居住體驗都不好。一年合同期滿后,大家一致同意換房搬家,并在第一時間開始尋找新的房源。
想來,如果在一開始就能湊齊所有入住人一起看房,多一雙眼睛就能多一分考量,便能在一開始就看出房子的不妥之處,大家也就不必面對這一年的無奈了。
慎選室友別馬虎
不少留學生認為獨自尋找合租房源時,對室友了解不深,可能相處起來并不融洽,因此更傾向于選擇關系較為親密的同學或校友一起合租。然而,志同道合卻并不意味著成為室友后就一定能相處愉快。“好朋友”不一定就是“好室友”。
李建宏在2019年前往加拿大留學,半年后,一名和他關系不錯的校友由于室友轉學去了其他城市,因此空出了一間房。房子在渥太華市中心,地段不錯,3人合租價格合適,由于短期內再找一名靠譜房客并不容易,這位校友就聯系了李建宏,詢問他是否有合租意愿,恰好,李建宏當時已萌生了搬出學生宿舍的想法,在通過視頻聊天大致了解了公寓情況后,李建宏欣然同意合租。
搬入后,李建宏才發現住宿條件差強人意。轉學的同學由于搬家時間緊,不少行李來不及搬走,李建宏入住之前預訂的床具由于無地可放不得不取消。由于房源所有權屬于地產公司,按照政策租客必須自行解決家具問題,這就意味著李建宏在入住后不得不面對一個沒有床、別人行李占據了臥室大半的“空臥室”,他只得先去家具城買了一個床墊應急。
當床具終于到位、同學的行李也運走后,李建宏本以為生活會步入正軌,但卻沒想到自己同校友在生活習慣上竟難以兼容。李建宏喜靜,校友卻常在屋內毛手毛腳制造出不少噪音,有時半夜也是如此。時間久了,李建宏難以忍耐,在與校友溝通后依舊無果的情況下,兩人關系迅速走向了破裂。李建宏最終寧愿放棄4個月的房租也決定離開,搬入自己單獨找到的新房源。
其實,與相熟的朋友合租有利有弊。有的相處愉快,有的則因為生活習慣不同又顧及彼此面子,只得委屈自己,更糟糕的便是由于合租產生的矛盾,最終影響了友誼。或許,如何與室友更好相處,原本也是留給學子的一道特殊考題。
細讀合同是關鍵
對于初次租房的留學生來說,細讀合同的人并不多。但其實,作為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保險閘,合同非常重要,一定要認真閱讀研究其中的細則。
以加拿大為例,租房合同中明確劃分了房東與租客各自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此后若在住房過程中發生矛盾甚至需要打官司,最具說服力的法律文件就是租房合同。比如,筆者在加拿大留學時,曾與室友在合租合同的條款中發現了兩處關于房屋損壞賠償的細節,合同中所寫并不合理。在同房東當面交流并表達了我們的看法后,房東太太愿意修改措辭。海外學子切忌由于“嫌麻煩”或受制于語言水平而省去了“讀合同”這一步,合同一經簽署隨即生效,其中需要承擔的責任絕非兒戲。
除此之外,住所附近公共交通網絡是否完善也應納入考慮范圍。筆者就讀的學校位于市郊,不少留學生為上課方便就在學校附近找房,但卻因此忽視了上課之外的出行不便——周末途經這些小區的公交車基本停運,如果自己不開車就寸步難行。
同時,所租房屋周邊的治安狀況、租房平均價格、生活配套設施等方面也需要留心比對。租房是大事,找房時多花些心思,不怕麻煩,入住后才會少些麻煩,多些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