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3日,上市保險公司相繼發布首月保費數據,“開門紅”整體飄紅。
保費增速持續步入正軌,同時增員、隊伍培訓也同步跟進,壽險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健康、養老等領域。
“開門紅”或超預期
2021年1月,中國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2189億元,同比增長13.13%;太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565.22億元,同比增長8.79%;太平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368.65億元,同比增長3.87%;人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58.18億元,同比增長3.9%;新華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46.3億元,同比增長12.78%。
整體而言,上市保險公司壽險業務“開門紅”可圈可點。這與2021年“開門紅”啟動早、力度大,又疊加新老重疾險切換等政策因素,不無關系。在中國平安2020年三季度業績交流電話會議上,中國平安聯席CEO兼CFO姚波坦言,中國平安對2021年“開門紅”的準備和重視度都有所提升。
其中,太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565.22億元,同比增長8.79%,為其2018年12月以來最高單月增速。
根據中國太保發布的數據,太保壽險首月標保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首月新保期交規模在六家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其中,38家分公司全部實現新保期交正增長,30家分公司實現標保正增長,25家分公司達成首月進度目標。在營銷隊伍中,首月新生代隊伍保持穩定,核心人力同比增長12.9%,頂尖績優同比增長超160%。此外,首月績優人力占比達22%。
這也使得相對應的標的股價接力上漲。2月23日,A股市場中的保險板塊可謂堅挺,截至收盤,中國太保報收于44.74元/股,漲幅4.97%;新華保險報收于53.51元/股,漲幅2.14%;中國人壽報收于35.40元/股,漲幅1.96%;中國平安報收于84.32元/股,漲幅1.59%。
保險股上漲動力強勁,券商紛紛力薦。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指出,因為經濟復蘇疊加貨幣政策更趨穩健,保險公司資產端利好程度超預期,因此提升對保險板塊的推薦力度。從調研情況看,在國內疫情防控效果凸顯的當下,后續保險公司的新單數據也將呈現出持續的超預期,這也將在后續的一季報中逐步反映出來。
國聯證券研報顯示,當前上市保險公司“開門紅”整體新單保費及價值預計將出現顯著正增長,行業負債高增長具備確定性;同時新重疾產品陸續上線,預計行業整體競爭環境將出現明顯改善,長端利率也回升至3.2%以上。目前,上市保險公司估值仍處于較低水平,后期展望隨著壓制個股的不確定因素逐步消除,以及新重疾銷售逐步恢復,行業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壽險隊伍不斷招兵買馬
與此同時,上市保險公司也在為壽險隊伍招兵買馬。姚波稱,中國平安在“開門紅”中增員、隊伍培訓也會緊跟上來。
太保壽險則在1月對外發布“長航行動”。“長航行動”的“334戰略施工圖”,具體包括3個增長點,即升級營銷隊伍、布局1+X渠道、拓展重點區域;3個優勢源,即承接大健康戰略、打造大養老生態、提升數字化賦能;4個支撐力,即增強科技能力、健全數據基礎、提升組織能力、強化人才支撐。
同樣在1月,太平人壽推出了人力發展“犇”計劃。其中,在新人待遇方面,津貼發放時間三個月;在培育方面,堅持三次面試嚴格篩選的基礎上,從全系統中篩選優秀講師進行崗前培訓及入職培訓,同時進行各項產品訓練、技能訓練,并結合公司產品配套專項培訓;在產品方面,配套新人專屬產品,更易銷售;在持續培養方面,若在上半年晉升為業務主任及以上職級,最高可給予一年的扶持津貼待遇。不過,在待遇和培育優化的基礎上,犇計劃對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保留上半年的過程考核,更新增兩種結果考核,鼓勵優秀的新人加入。
據太平人壽介紹,2020年,太平人壽上崗新人,排名前三的原職業為其他行業的銷售人員、個體企業主、行政人員,三者占比超過6成;年齡階段集中在30-49歲,學歷也是在大專及以上。
目前,“優增”成為行業共識。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在中國平安2020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接下來三年不追求增加代理人隊伍規模,目標是保持100萬人,但要打造高質量、高產能、高收入的代理人隊伍,實現可持續發展。”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客戶認知水平提升,對于代理人專業度的需求提高。受教育水平更高的80、90后逐步成為重疾險主力客群,代理人的專業度占據客戶購買重疾險考慮因素的重要性正在提升。專業度體現在對客戶特征的洞悉、客戶需求的精準把握、對于產品的專業解讀、以及按需來組合推薦產品的能力。
代理人規模驅動正向質量驅動轉變。過去幾年,健康險增長主要靠人力規模驅動,但隨著行業性人力增長遭遇瓶頸,代理人數量的驅動力在衰減,轉向質量驅動,但新增代理人減少所帶來的保費缺口短期還難以由代理人產能提升來彌補,長期看好代理人質量優秀或正進行代理人轉型的公司。
對于如何讓代理人隊伍的建設實現與高質量發展的匹配,友邦人壽CEO張曉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關鍵是公司如何對于代理人定位,是定位為獲取客戶資源的渠道,還是定位為事業伙伴,兩者有云泥之別。高質量發展下,代理人要成為事業的伙伴,要有高度的專業性和服務精神,有強烈的責任感,能夠專注于客戶需求。這就是壽險公司在招募、培養、激勵代理人的方向。
健康、養老保險逐步成標配
2020年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5萬億元,同比增長6.1%。賠款與給付支出1.4萬億元,同比增長7.9%。保單件數穩步增長,2020年全年新增保單件數526億件,同比增長6.3%。
巨量引擎聯合中國平安發布的《用戶健康+保險行為數據報告》顯示,在抖音上,2020年1到11月,“保險”相關話題整體播放量超過349億次,熱度躋身“百億話題圈層”,整體搜索量亦提升顯著,同比去年增長率達到338%。
從所關注短視頻的內容劃分看,抖音用戶對于保險知識普及類的內容需求極大,保險知識類視頻的播放量達到3.6億次,保險種類的達到1.4億次。從綜合播放量、互動行為得出的關注度指標看,抖音用戶對于保險理賠話題的關注度極高,數據量幾乎是第二話題“保險行業揭秘”的九倍之多。此外,“保險怎么買”、“買不買保險”等實操類知識話題,也位列抖音用戶關注度的第三、四位。
從長遠看,健康、養老將是壽險重要的發力方向。2020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提出要適應群眾對健康、養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人身保險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
據了解,《關于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已于日前在業內小范圍征求意見,擬自3月1日起在北京市、浙江省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以養老保障為目的,領取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養老年金保險產品。產品設計分為積累期和領取期兩個階段,積累期不得短于5年,領取期不得短于10年,投保人年齡在60歲以上者,積累期不做期限限制。產品采取賬戶式管理,賬戶價值計算和費用收取公開透明。
一些業內人士預期,“專業養老產品”將明確成為養老保險的新業務領域,預計會出臺相關的政策驅動養老儲蓄存款、養老理財和基金、專屬養老保險等“專業養老產品”業務的發展。
2020年2月,銀保監會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力爭到2025年,健康險原保費收入超過2萬億元;力爭到2025年,商業保險為參保人積累不低于6萬億元養老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年12月,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指出,要擴大商業養老保險領域對外開放。堅持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完善相關監管措施,確保各項對外開放政策在養老保險領域落地實施。支持境外資本參股設立各類養老保險機構,支持外資保險公司經營商業養老保險業務。通過引入國外成熟的養老保險業務經營和養老金管理經驗,提升我國保險業經營水平,服務好人民群眾差異化養老保障需求。
正如華泰保險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華泰人壽董事長李存強所言,中國壽險市場的潛力巨大,未來10到15年,中國壽險市場的發展前景會非常好,它的發展應該會是一個穩健而快速的過程,而不像過去一樣大起大落,這是逐漸走向成熟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