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A股市場銀行、保險板塊呈現普漲行情。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銀行、保險板塊表現搶眼,與較好的業績預期有關。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已有20家上市銀行披露2020年業績快報。其中,有18家銀行全年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股價全線上漲
截至2月23日收盤,Wind銀行指數上漲0.94%。具體來看,成都銀行領漲,盤中一度漲停,最終收漲7.24%。此外,青島銀行、無錫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廈門銀行漲幅均超過2%。
Wind保險指數上漲2.01%。其中,中國太保領漲,漲幅達4.97%。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分別收漲2.14%、1.96%、1.59%。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A股銀行板塊持續走強,Wind銀行指數累計漲幅達12.34%。在38只A股上市銀行中,有12只銀行股今年以來漲幅超過10%,郵儲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無錫銀行漲幅超過20%。
業績表現靚麗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銀行、保險板塊表現搶眼,與較好的業績預期有關。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已有20家上市銀行披露2020年業績快報。其中,有18家銀行全年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例如,2月18日蘇州銀行發布的2020年度業績快報顯示,該行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03.64億元,同比增長9.97%;實現歸母凈利潤25.72億元,同比增長4.00%。截至2020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38%,較上年末下降0.1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91.74%,較上年末上升67.67個百分點。
保險板塊業績也有看點。2月以來,多家保險公司陸續披露1月保費收入。2月23日,中國太保發布公告,子公司太平洋壽險、太平洋產險1月保費收入分別為565.22億元、186.48億元,合計751.7億元,同比增長7.98%。此外,中國人保1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67%,新華保險1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78%。
業內人士分析稱,一方面,2021年險企銷售“開門紅”,新老重疾產品切換助推產品銷量提升;另一方面,居民資產配置從房地產領域向金融資產加速轉移,也有助于提升保險投資比例。
估值有望持續修復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金融板塊正迎來估值修復,建議重點把握銀行、保險板塊布局機會。
銀河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展望2021年,銀行板塊業績向好確定性強。2020年第四季度銀行業基本面改善拐點出現,2021年在低基數、信用成本壓降、非息收入增長等因素共振下,銀行業凈利潤有望超預期反彈。
國信證券指出,資產質量是決定銀行板塊估值相對大盤提升的核心變量。一方面,隨著存量不良資產出清,增量不良資產減少,銀行資產質量有望持續改善;另一方面,銀行板塊估值較低。綜合來看,本輪銀行股行情可持續,存在相對收益空間。
招商證券表示,經濟明顯復蘇,息差與資產質量改善,有望驅動銀行板塊估值修復至近1倍市凈率,預計2021年銀行板塊仍有15%左右的上行空間。此前,中金公司判斷,銀行A股、H股上漲空間分別超過40%、50%。
對于近期表現優異的保險股,多家機構表示,保險股估值修復邏輯將延續。東興證券表示,受長端利率上行利好刺激,保險板塊快速反彈,預計利率層面利好將持續推動板塊估值修復。除利率和投資端向好共振之外,負債端同比改善趨勢將延續。中長期維度來看,保險板塊仍具很強的投資價值。興業證券也表示,低估值結合基本面改善,近期保險板塊股價已有所表現,繼續看好其估值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