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期貨跌停了,我年前的觀點還是正確的。”長城果蔬(嘉佳果果品專業社)負責人孫國斌在昨日國內期貨市場收盤后給記者發來消息說。
今年以來,蘋果期貨價格一直在低位運行。自上周起,蘋果期貨主力2105合約持續下跌,昨日更是大幅下跌,尾盤跌停,報收于5712元/噸,刷新該品種上市以來新低。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近期蘋果走貨速度較慢,去庫存壓力大是蘋果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當前,蘋果去庫存壓力較大,產區出庫以客商自存貨為主。”據魯證期貨蘋果研究員梁作盼實地調研,不論入庫結構以客商貨為主,還是以果農貨為主,皆為客商優先出自存貨為主,并且除了少數有渠道的客商能盈利之外,多數客商為了清空自存庫存虧錢出庫。春節后產區出庫量較春節期間明顯下降,去庫存壓力仍存。
梁作盼表示,當前蘋果出庫情況不太樂觀,因為蘋果價格依舊偏高,銷區接受度不高,使得蘋果消費偏弱。“產區代辦和客商表示,由于2020年蘋果入庫成本價較高,多數客商不接受很低的價格出庫,且3—5月是蘋果銷售的黃金期,所以近期出庫價不會出現大幅下降的可能。如果清明節乃至五一節后,蘋果走貨依舊緩慢的情況下,才會以較低的價格出庫。”
“各產區蘋果庫存量同比仍然處于高位,且近期蘋果大幅降價出庫的可能性不高,春節后產、銷區走貨變慢,后期去庫存壓力增大,或對盤面持續施壓。”梁作盼說。
華聯期貨研究所農產品研究員鄧丹認為,年前替代品柑橘、車厘子價格低廉,沖擊蘋果市場。
“目前關注期貨的現貨商越來越多,近期現貨市場逐步進入過完年的淡季,產區需求略低、出貨不快,存貨商及持貨果農心理預期悲觀的氛圍濃厚,加上元宵節剛過,批發市場出貨放緩,局部銷區行情已經開始松動,同時也傳導至局部產區,果農貨報價明顯松動,近期期市的下跌可能更多是現貨走勢偏弱的原因。”洛川陽光壹號果業有限公司經理薛小果告訴記者。
“目前全國蘋果現貨市場整體處于高庫存、低價格、低銷量的慢節奏狀態。”薛小果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十月采收季部分其它農產品客商介于炒作蘋果現貨入庫引起的,使得各主產區收購價較前一年同期高出10%—25%不等,促使后期高收購價持續抑制銷售速度;二是去年全國柑橘類水果豐收增產15%—20%,一直沖擊擠占蘋果終端市場份額,加劇蘋果銷售難延后出庫的節奏;三是近幾年全國各主產區連續大力度推廣矮砧密植種植方式,這種進入豐產期矮化樹比原有喬華樹產量要提高20%以上,產量效益逐年穩增。
2月底,我國北方蘋果產地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春雪,俗語“瑞雪兆豐年”。薛小果認為,這給果樹帶來了兩方面好處,一是有助于果樹蓄養水分充分生長;二是雨雪導致今年春季溫度提前降低,會使蘋果開花延后一兩周的時間,大概到陽歷四月中旬左右,因此出現再次“倒春寒”的概率基本為零。
據中國天氣網數據,2月份大部分蘋果產區溫度偏高,降水偏少,蘋果產區花期提前似乎已成定局。然而,2月底,大部分蘋果產區迎來雨雪降溫天氣,溫度大幅降低、干旱指數下降。據中國天氣網預報,3月份棲霞、洛川、靜寧等蘋果產區的溫度降至歷史平均水平,產區溫度下降,或使提前將至的花期推遲。
展望后市,梁作盼認為,產區果農出庫意愿增強,3—5月為傳統蘋果消費旺季,疊加期價處于低位,蘋果價格向下空間有限,或對舊季合約有所支撐。不過,庫存量同比仍然處于高位,且近期大幅降價出庫的可能性不高,后期出庫壓力增大,或對盤面有所壓力。“產區蘋果出庫量、價格及需求是多空博弈重點,需重點關注產區蘋果出庫和價格情況。”
梁作盼表示,新季合約交割標準放寬至20%,有利于降低交割成本,并且隨著交割經驗的豐富,產業主體對交割品的質量把控越來越好,交割爭議出現越來越少,疊加3月份各產區溫度較正常年份基本持平,或使得提前到來的花期推遲。“在對未來天氣情況未知的情況下,新季合約暫時沒有大漲的可能,后期需持續重點關注產區天氣情況。”
薛小果認為,蘋果現貨后市依然不容樂觀,高庫存風險依然嚴峻。據卓創資訊和天下糧倉統計,新季全國庫存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此外,占全國產量一半的陜甘晉主產區10月平均成本較上一年高出20%,以上這嚴重制約出庫速度,按照往年目前正是西北出庫的高峰期,但是今年冷庫出貨速度比去年同期慢很多,因為全國現貨“一盤棋”,陜西出庫延后也間接影響到其它產區,目前西北現貨商多數處在微虧狀態,有渠道的現貨商自己的存貨沒有銷售完,入庫的果農貨出庫只能被動延后,同時庫存比去年高出10%以上。
鄧丹表示,冷庫蘋果要趕在這兩個月去庫,后期將有其他的應季水果陸續上市,去庫存壓力下,蘋果后市或將維持偏弱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