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精致,開始融入更多的產品設計理念。(單玉紫楓 攝)
“公司旗下,光是其中一個外貿團隊,就有波蘭語外貿員6個。”寧波凱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湯一滸笑著“自我剖析”。
今年前兩個月,寧波實現出口額1114.2億元,同比增長53.4%。那么,當50%的增長已經變成全城2萬多家外貿大軍的平均步速,一些頭部企業該如何跑出自己的“加速度”?
去年,寧波凱越實現出口32.96億元,名列寧波企業出口榜單第13位。今年1月至2月,凱越出口額同比增長92%,繼續跑贏大盤。
“大象起舞”,在湯一滸眼中,似乎并不是件難事。
他介紹,目前,凱越1000多名員工中,有第二外語背景的占了一半,其中很多還是小語種。這樣的人才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公司對遍布140多個國家、2600多個客戶的關系維護。
其實,面對“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深入”歷來是凱越的撒手锏。以南美洲的烏拉圭為例,受疫情影響之前,其他企業的外貿人員,可能會從美國邁阿密轉機到巴西圣保羅,最多再從圣保羅轉機到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而我們,在當時還會繼續飛到烏拉圭的第二大城市,甚至第三大城市。”湯一滸說,像“釘釘子”一樣深入市場,跟新興市場要增速,已經變成企業的傳統。
如今,隨著國際市場的復蘇,凱越平均每天出口150個集裝箱,月出口額6000萬美元(含寧波以外子公司)。
在寧波的跨境電商平臺全球貿易通,特色語言服務正在為寧波乃至全國的中小外貿企業提供“一帶一路”“通關密碼”。
全球貿易通總裁陳建旭告知,目前全球貿易通已經在華東、華北、華中等區域設立了200多個本地化服務中心。針對當地不同的外貿企業、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市場,推出了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98種語言服務,并且可以隨時根據市場動態,為企業打造“專屬名片”。
對此,從事電梯行業近20年的工貿企業負責人孫偉深有體會。“以前,開拓新市場往往投入很大。有了全球貿易通,切入點選得好,市場定位清晰,沿著‘一帶一路’布局,銷路一下子打開了。”孫偉說,現在公司產品已經賣到了58個國家和地區。
在企業內部,“大象”也在不斷裂變。“我們有個口號,‘在凱越,你也可以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總經理莊惠強告知,堅持信任和開放,鼓勵員工在企業內部自主創業,尤其是那些有5年、10年工齡的員工。這樣一來,“大象”的每個關節都能被調動起來,繼而將增長的均速傳遞到每個部位。
湯一滸表示,當前,雖然匯率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費漲價等一系列因素擠壓了部分的利潤空間,但他依然看好全年走勢。“‘十四五’期間,‘一帶一路’建設進入2.0時代,這意味著外貿迎來更高質量的發展,預計今年維持20%以上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