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波動中很“抗跌” FOF資產配置價值凸顯】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總指數下跌1.48%,混合型基金總指數下跌1.15%,而FOF基金指數僅下跌0.46%。此外,180只FOF基金中,僅5只基金的跌幅超過5%,占比不到2.8%。同期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跌幅超過5%的比例超過45.5%;混合型基金跌幅超過5%的比例為29.3%。(上海證券報)
春節以后,股市持續震蕩,市場上很多基金凈值遭遇大幅回撤,公募FOF卻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
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總指數下跌1.48%,混合型基金總指數下跌1.15%,而FOF基金指數僅下跌0.46%。此外,180只FOF基金中,僅5只基金的跌幅超過5%,占比不到2.8%。同期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跌幅超過5%的比例超過45.5%;混合型基金跌幅超過5%的比例為29.3%。
業內人士表示,FOF投資在極致風格的牛市中優勢并不顯著,但在熊市和震蕩市中往往能取得不錯收益。未來市場如若持續波動或表現出不確定性,將凸顯FOF的投資價值。
以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之間的行情為例,該階段大盤陷入寬幅震蕩,上證指數下跌11%,但FOF基金指數仍逆勢上漲6.77%,戰勝高波動,表現出較強韌性。
FOF的穩健收益和低波動等特點正逐漸吸引一批投資者。據統計,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公募FOF總規模為882億元,過去10個季度的復合增速為每季度30.3%,年化增速為260%。此外,據中信證券研究部估算,私募類FOF規模約為2000億元。
在明晟東誠投資副總監任波看來,FOF投資已具備充分的基礎條件。一是經過多年發展,公私募基金管理行業日趨成熟;二是基金品種極大豐富;三是策略種類日益多樣,特別是私募基金,在美國對沖基金研究公司HFR的對沖基金策略分類中,中國發展較為成熟的已有19個細分領域。
基金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公募基金管理人共計146家,存續公募基金數量達7900多只,管理規模達19.9萬億元(含貨幣基金約8.1萬億元)。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8900多家,管理私募證券基金數量超過5萬只,規模達3.6萬億元。
“基金投資的專業門檻會越來越高,因為基金數量已經非常龐大,即便是從業人員在挑選基金產品的時候也需要花費很大精力。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挑選基金的難度與日俱增。之所以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關鍵是基民不知道什么時候適合買什么樣的基金產品。”任波表示。
任波認為,資管行業即將進入4.0時代,資產配置理念將成為核心。在1.0時代,證券市場在摸索中建立了第一批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在2.0時代,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專業機構投資者興起,價值投資理念漸漸成為市場主流。在3.0時代,基金法修訂后私募基金迎來大發展,資產管理產品及策略的多樣性得到極大的豐富,基金業管理規模快速擴張。到了4.0時代,資產配置理念將貫穿投資者投資方式及資管產品中,FOF、MOM以及多資產、混合策略產品作為多資產配置型資管產品,將得到迅速發展。
不過,當前國內FOF行業的發展仍存在一定問題。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總經理劉亦千對公募FOF業績比較基準進行有效性檢驗時發現,部分公募FOF產品的實際風險收益結果與其業績比較基準存在不契合的情況;部分產品對于股性資產的投資比例顯著高于基準內股票指數占比,可能會在市場調整過程中給投資者帶來非預期內的風險。
他建議,基金發行機構在FOF業績比較基準的選擇上更應慎重。發行機構在基準成分的選擇上,應根據產品定位、投資領域等屬性,合理選擇基準組成指數。業績比較基準設定后,基金產品運行需保持“言行一致”,實際投資方向及投資比例應在合理范圍內,避免與基準出現較大偏離。
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資管新規中關于嵌套層數的限定,主要是為了避免資本空轉、監管失靈、客戶資產配置失效,并間接增加投資成本。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私募FOF產品結構的設計。由于FOF本身是雙層產品結構,再把私募基金常用的母子結構運用在FOF基金上,就會變成三層結構,不符合監管要求。建議就私募FOF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支持私募FOF的發展。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