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政論專題片《掃黑除惡——為了國泰民安》3月27日播出了第二集《依法重擊》,片中講述了甘肅蘭州警方打掉特大“套路貸”犯罪集團的案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型黑惡犯罪也在不斷滋生與變形,逐漸變異為外表合法化、手段隱蔽化和犯罪“軟暴力”化,這些問題如何認定成為了制約掃黑除惡成效的瓶頸。
2019年3月,蘭州警方出動600多名警力打掉了一個特大“套路貸”犯罪集團,抓獲嫌疑人253人,查封涉嫌非法放貸APP和網站1317個。警方調查發現,這個犯罪組織頻繁利用短信轟炸、曝通訊錄、P圖侮辱等“軟暴力”方式對受害人進行敲詐和脅迫,受害者多達39萬余人,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其中竟有89人因逼債催收而自殺身亡。
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道
專題片中播放了一名被害人生前自拍的遺言視頻,視頻中一名男性被害人哭著說:“每天每天每天每天地還(錢),我真的受不了了。爸,媽,如果還有來生的話,我做牛做馬報答你們,兒子真的頂不住了。只想早點死,早點解脫。”
專題片視頻截圖
“套路貸”里最核心的套路就是只要借了錢就根本還不上,直到借貸者傾家蕩產。“套路貸”也被稱為“奪命貸”,在合法外衣的偽裝下,每一筆債都是沾著血的血債。這個特大犯罪組織非法放貸累計金額達62.73億元,獲利28億余元。
38歲的王燾是這個組織的主犯,面對自己的罪行,他在法庭上一再狡辯,自以為可以鉆法律的空子逃避制裁。
這樣一種吸血鬼式的犯罪,卻由于作案手法復雜難以依法定性,而法律上也沒有“套路貸”這項罪名。對于執法辦案中定性上的困境,全國掃黑辦推動中央政法單位及時出臺法律政策文件,不給犯罪留下隱身的空間。
2019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了關于辦理“套路貸”、“軟暴力”、惡勢力刑事案件和財產處置等的法律政策文件,明確規定了“套路貸”的司法定性,列舉了“軟暴力”違法犯罪手段的通常表現形式,確保了掃黑除惡于法有據、有法可依。這幾個文件通過明晰定罪量刑標準、統一法律適用尺度,為依法嚴懲、精準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文件的出臺,破解了“套路貸”在法律適用上的難題,如同一柄利劍刺穿了“套路貸”的層層合法偽裝。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審判長 周川:針對惡勢力、“套路貸”等司法實踐中的難點問題,制定出臺法律政策文件,有效地破解了依法打擊面臨的困境和難題,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以王燾為首的犯罪組織除了采用P圖、詛咒謾罵等“軟暴力”外,還安排人員對被害人進行當面威脅,“軟暴力”隨時變成線下的“硬暴力”。
2020年9月28日,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王燾被數罪并罰,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余18名組織成員分別被判處20年至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