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沒有立夏,但4月12日鄭州市市區的氣溫已經升到了20多度,個別怕熱的小伙子甚至穿著短袖襯衫走在街頭。“大姐您停一停,過來看看俺家種的草莓,甜得很,便宜,快來買點吧。”此時,來自河南省中牟縣的王老漢,一邊守著自己開來的一輛老式手扶拖拉機“曬太陽”,一邊雙眼緊盯從居民小區里走出來的每一個人,看到像家庭主婦的,就連忙開口推銷自己手扶拖拉機上裝的新鮮草莓。而在離他不遠處的十字路口,一輛白色的小貨車上則裝滿了“牛角香瓜”,一輛銀灰色的小貨車上則擺滿了榴蓮。
期貨日報記者剛剛從河南三門峽、靈寶與陜西白水、洛川、富縣、延安、蒲城,以及山西運城等地調研蘋果市場回到鄭州,看著王老漢艱難地推銷草莓,不禁有些擔憂:新季蘋果能否助果農實現增收的目標呢?記者留心觀察了一下,在從家走向單位的幾個路口,流動商販們販買的水果品種眾多,桑椹、車厘子、芒果、香蕉、桔子、西瓜等應有盡有,價格與往年相比整體便宜不少。全國各地產的品質不一的蘋果更是擺滿了街頭巷尾,大部分是用塑料袋子裝好后摞起來賣的。水果市場的銷售壓力由此可見“冰山一角”。
“今年鄭州的水果市場出現了很多‘怪現象’,一是不同品種水果的上市規律打亂了,如春節過后正常情況下是草莓先上市,價格高得嚇人,而今年是‘牛角香瓜’先上市,價格低得驚人。二是蘋果市場的‘老鼠幫’活動時間拉長,往年過了春節就會消聲匿跡的蘋果小攤販們,如今仍活躍在大街小巷與居民區。三是往年的不少‘高端’水果走下了‘神壇’,不但供應充足,而且價格也降了不少。四是蘋果這個水果市場的當家品種不那么受人待見了,很多人走親訪友更愿意用其他水果來替代蘋果。”中財期貨鄭州營業部總經理方紅江告訴記者,雖然近幾個交易日蘋果期貨價格有所回升,但現貨跟漲的跡象并不明顯,山東等產區蘋果庫存仍然偏大。
記者在河南三門峽、靈寶與陜西白水、洛川、富縣、延安、蒲城,以及山西運城等地調研發現,近年來上述地區蘋果擴種較為明顯,高鐵、高速公路、省級道路及鄉間小路旁隨處可見成規模的蘋果園,而今年春季各地紛紛舉辦桃花節、梨花節、蘋果花節等說明很多地方把蘋果等當成了致富的“萬能果”,而如果未來新果下樹后銷售價格低,廣大果農很可能收獲的是“一把心酸淚”,中牟縣王老漢推銷草莓的艱難情況可能會成為常見現象。
“雖然近年來廣大農村勞動力缺乏,種蘋果的果農大部分都白發蒼蒼,但短時改種別的作物又不現實,因為很多果樹剛剛進入盛果期,現在拔掉太可惜了。”陜西省富縣的一位果商告訴記者,從去年新果下樹到現在的蘋果市場價格變動情況看,賣得早的果農與果商多多少少掙了些錢,銷售稍晚的果農與果商基本保本,而銷售最晚的果商大部分是虧錢的。從當前新季蘋果開花等情況分析,如果未來沒有大范圍的災害天氣出現,豐收可期,不過,果農能否增收就不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