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兩個月的調整,市場在逐步企穩的過程中積蓄著新的上漲動力。
積極信號不斷出現。具體來看,上周北向資金不但結束了連續兩周的凈流出勢頭,而且凈流入金額創下今年以來第二高點。4月19日,北向資金凈買入額達到163.16億元。權益類ETF上周凈流入168.61億元,其中華夏上證50ETF單只凈流入額超過50億元。新發基金方面,本周權益新品扎堆發行,其中有多只產品由中生代實力派基金經理管理。
增量資金劍指何方?從近期密集發布的基金一季報中可窺得端倪,軍工、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業,銀行等估值較低的板塊,以及復蘇中的服務性消費行業受到基金經理的普遍關注。從頂流基金經理的“打法”來看,其布局越來越趨向于均衡,更重視自下而上的個股挖掘,企業長期競爭力依然是關注的焦點。
多路資金正在集結
步入4月下旬,市場在震蕩修復中不斷出現積極信號。從資金端來看,包括北向資金、權益類ETF資金流向和新發基金在內,多路增量資金正在集結。
從北向資金的流入情況來看,上周北向資金結束了連續兩周的凈流出,全周凈流入247.09億元,僅次于2月1日至2月5日的253.26億元,為今年以來凈流入第二高點。
權益類ETF資金流入明顯加速。統計顯示,上周權益類ETF資金凈流入168.61億元。其中,滬深300類ETF流入最多,約為60億元;上證50和中證500分別流入54.35億元和29.14億元,華夏上證50ETF單只產品凈流入53.23億元。
新發基金方面,本周權益基金發行進入密集期。統計數據顯示,4月19日至4月23日,將有28只新基金陸續發行。其中,除了天弘中債1-5年政策金融債,絕大多數是權益類新品,里面有民生加銀柳世慶、興證全球王品、平安基金張曉泉、匯添富胡昕煒等中生代實力派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
從上周起,權益類新品發行已經有回暖跡象。以4月13日起發售的由泓德基金研究總監秦毅管理的泓德睿源三年為例,據渠道人士透露,募集首日認購規模即達24億元,4月17日結束募集時總規模近5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基金經理本身的業績和知名度,這一發行成績也和近期市場經過調整、權益資產配置價值再度凸顯密切相關。
有券商甚至更樂觀地表示,一輪“吃飯行情”正在醞釀。浙商證券研報認為,邏輯上,基金倉位較低,加之行業景氣仍然強勁,這是“吃飯行情”開啟的基礎。而標普500指數再創新高、北向資金持續流入,將促使市場修正此前較為悲觀的預期,這是“吃飯行情”開啟的催化劑。
浙商證券研報的一項統計顯示,截至4月16日,基金的股票倉位已降至較低水平。與此同時,研報還認為,上市公司一季報和半年報業績預告的陸續披露對相關景氣度的驗證,對5月至7月的市場走勢也起到正面的催化作用。海通證券研報也顯示,未來基金潛在入市資金達1.1萬億元,且今年外資流入速度快于往年,總體上機會大于風險。
增量資金劍指何方
經過此前一番騰挪,部分存量資金已經從核心資產中撤出,轉戰中小盤滯漲績優股,新增資金也在關注新的投資方向。
興證全球基金經理王品明確表示,未來比較看好軍工、光伏新能源和智能制造。平安基金研究總監張曉泉認為,順周期板塊仍具備較好的投資機會。另外,從全球競爭格局、產業發展趨勢、公司經營能力等方面看,光伏、新能源汽車和白酒板塊的性價比和確定性較高,值得重點關注。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行業配置上,伺機入市的公募基金和外資均偏好制造業,尤其是機械設備、電氣設備、汽車等行業,智能制造有望成為新的投資主線。中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龍認為,三個領域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一是業績穩定高增長的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包括新能源產業鏈、軍工制造、科技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等;二是后疫情時代受益品種,主要集中在服務性消費行業,包括航空、旅游、演藝、酒店等;三是碳中和大主題,包括新能源、鋼鐵水泥、減排設備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今年以來成立的爆款基金手里仍握有大量“子彈”。以1月20日成立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為例,截至3月底,股票倉位占基金總資產比例為35.96%。基金經理馮波表示,對于新基金來說,市場的大幅波動提供了很好的建倉機會。春節長假后市場大幅回撤,部分優質企業估值逐步進入合理區間,基金適度增加了一些股票倉位,加大了對A股和港股優質標的的投資力度。對于后續操作,馮波表示,經過前兩年的大幅上漲,由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驅動的A股核心企業的估值重構進程已基本完成。在合理估值水平下,企業盈利的增長將成為推動未來股價上漲的最重要因素。
頭部基金經理打法趨向均衡
近期密集披露的基金一季報揭開了百億級基金經理在震蕩行情中調倉的冰山一角。整體來看,多位百億級基金經理對持倉結構進行了調整,配置更加均衡,優質公司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張坤管理的基金仍然保持高倉位運行,重點增加了銀行、生物醫藥和計算機等行業的配置。其中,易方達中小盤一季度增加了計算機、醫藥等行業的配置。截至一季度,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美年健康、五糧液、貴州茅臺、華蘭生物、百潤股份、通策醫療、恒生電子、蘇泊爾、中炬高新、天壇生物。其中,華蘭生物、百潤股份、恒生電子、中炬高新是新進前十大重倉股。
張坤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可以投資港股,規模較去年底增加了200多億元。一季度,該基金降低了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銀行等行業的配置。截至3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五糧液、香港交易所、貴州茅臺、美團-W、騰訊控股、招商銀行、瀘州老窖、海康威視、洋河股份、平安銀行。其中,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是基金新進前十大重倉股,截至3月底,合計持股市值超過110億元,這也是張坤第一次如此大手筆布局銀行板塊。
張坤表示,在個股方面,依然長期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判斷周期性的頂部和底部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相對可行的是,不斷審視我們組合中的公司長期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有沒有受損。如果沒有,只要內在價值能夠穩步提升,股價運行中樞提升就是遲早的事情。如果不了解這條內在價值提升曲線的形狀和斜率,就很容易用股價曲線來替代內在價值曲線作為指示指標。而股價的波動是劇烈的,有時一天都能達到20%,如果心中沒有企業內在價值的‘錨’,投資就很容易陷入追漲殺跌中。”
無獨有偶,一季度另一位百億級基金經理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加強了對養殖、免稅、汽車零部件等板塊的配置力度,同時相應地在食品飲料、家電等板塊調整了個股結構。
展望后市,蕭楠坦言,相對的高估值需要業績增長來消化,但不會因此就配置短期便宜但長期缺乏競爭力的企業。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