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水稻論壇暨“一帶一路”糧食安全走廊論壇于4月21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亞召開,會議以“大國糧道,世界飯碗;共同命運,共創未來”為主題,來自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300余名專家和嘉賓齊聚一堂,探討共建“一帶一路”糧食安全走廊,共享“一帶一路”糧食安全成果,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力量。會上,“一帶一路”國際農業品種技術創新轉移聯合實驗室和“一帶一路”國際農業品種技術評價篩選基地揭牌。
聯合實驗室和篩選基地的組建是在“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的指導支持下,由國內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和三亞海上絲路農業研究院發起,與國外緬甸耶津農業大學(YAU)、尼泊爾農業部農業研究委員(NARC)、馬來西亞農業部農業研究署(MADI)、泰國正大集團(CP)等單位共同組建。
據了解,“一帶一路”國際農業品種技術創新轉移聯合實驗室(簡稱聯合實驗室)將致力于開展熱帶農業相關共性關鍵技術創新,開展糧食作物和熱帶農業的基礎研究,加大創新人才聯合培養力度,共同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創新能力。
“一帶一路”國際農業品種技術評價篩選基地(篩選基地)主要開展水稻、玉米、熱帶大豆以及特色熱帶瓜菜的雙向評價篩選,主要對國內能夠走向“一帶一路”國家的優質資源在三亞進行篩選評價后,再通過國外試驗示范,以便快速轉化。另外,把國外優質熱帶資源引入三亞,經過篩選評價后,再進行國內的試驗示范。據介紹,此舉有利于國際資源和國際人才在三亞聚集,對打造南繁硅谷、海南農業開放先行試驗區,以及“一帶一路”糧食安全走廊橋頭堡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