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百億規模產品遭瘋搶,而這只是私募發行市場上的一個縮影,私募產品的發行情況偏好。
上周共有711只產品完成發行。從本周情況看,據記者統計,僅5月31日便有153只產品完成備案。
在當下有回暖跡象的市場行情下,私募產品的認購熱情也被點燃,有私募產品全渠道大賣接近200億。那么,在私募信心指數維持提升的背景下,未來投資機會在哪?
市場回暖利好
6月1日,由高毅資產首席投資官鄧曉峰擬任管理的產品正式發售。有渠道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高毅資產此次在全渠道的募集規模接近200億。
“招行上午就已經賣了100多億的規模。上午公開搶購的火爆程度超過了預期,把原先預留的額度都占了。”上述渠道人士說道。
對此,北京一家私募機構的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市場經過一季度的調整以后,有所回暖,而且像高毅這樣百億級別的私募,除了業績本身實力外,產品的操作方式、募集方式和運作方式等與公募都有高度的趨同,營銷手段、營銷渠道都有重合的地方,所以新產品募集超百億并不奇怪。”
那么,私募產品的募資情況是否大規模回暖?
“只能說冰火兩重天。”上述機構人士稱,一方面業績表現好的私募,會容易往更大規模發展;另一方面,私募今年規模驟減的也有,還是要具體機構具體判斷,因為每家機構的操作方式、方法,以及渠道都不一樣,可以說千差萬別,不好一概而論。
私募信心指數再提升
高毅新產品的大賣只是私募發行市場上的一個縮影。近期從整體上看,私募產品的發行情況偏好。上周(5.24-5.28)高達38家新私募完成備案登記。同時,上周共有711只產品完成發行。從本周情況看,據記者統計,僅5月31日便有153只產品完成備案。
私募基金經理信心指數也維持了反彈回升趨勢。數據顯示,今年6月,融智·中國對沖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為115.97,環比提升0.77%,該指數于今年2月開始連降3個月后,于5月開始呈回升趨勢。
信心的回升反映在了較高水平的倉位上。目前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82%,相較上月略微上升,仍處于歷史高位水平。
具體來看,倉位在5成及5成倉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97.01%。其中,24.63%的私募目前處于滿倉狀態,相比上月顯著提高4.14個百分點;80%以上(不含滿倉)區間的私募占比45.81%,相比上月略微下降0.67個百分點;50%至80%(不含)區間的私募占比23.88%,相較上月變化不大。滿倉的私募數量顯著增加,可見基金經理在5月市場反彈的行情下積極布局。
結構性行情機會多
那么,私募機構對于后市行情如何看待?未來投資機會在哪?
“慢牛行情沒有結束,目前只是上漲過程的中期調整。風雨過后,少數個股依然會創出新高。”格雷資產認為,中國股市的基本面和整體環境已經發生了非常深刻久遠的變化,比如說注冊制已經實施,國際資金已經互聯互通等。個人投資者會越來越少而機構投資者的占比越來越高,所有的變化都指向了一處——A股越來越國際化。具體表現就是波動趨緩,估值向國際接軌。過去那樣所有股票同漲同跌的特性,在未來已經很難出現了,所以未來一定是屬于精選個股的時代,而不是擇時的時代。
“我們認為上升行情將迎來短暫的休息時段。當然,這只是休息,A股市場的上升通道還沒有走完。”世誠投資分析稱,這個中期觀點的最重要支撐因素有兩個:一是資本市場被賦予了為創新驅動發展“添磚加瓦”這一歷史使命,二是盈利趨勢(包括盈利的質量)讓市場可以行穩致遠。
展望接下來兩個月,世誠投資認為結構性行情機會多多,包括以半導體產業鏈為代表的泛科技板塊和以財富管理為代表的金融服務業。另外,考慮到通脹預期還可能“卷土重來”,對于上游周期品也值得逢調整而加強布局。還有,鑒于“缺芯”將逐步邊際改善,傳統車企或迎來比新能源車更有性價比的階段(對于后者,世誠投資出于估值紀律不會為不具吸引力的資產負債表支付過多的溢價)。“而在個股層面,考慮到中報預告季即將來臨,我們也會多聽市場的聲音——先讓‘市場先生’告訴我們盈利超預期的地方在哪里”。
私募排排網表示,未來行業配置關注四個角度:其一,盈利上行后半段中小市值盈利改善程度更大,源于在經濟修復中后段中小公司融資和規模劣勢減退,營收等業績彈性更大。其二,估值景氣度匹配上,TMT和新能源等板塊景氣度短期持續上行,以2022年盈利測算當前估值,相比2月,降幅較大集中在新能源、電子、機械等板塊,消費、醫藥仍偏貴。其三,政策與事件催化上,前半月世界杯預選賽、歐洲杯等利好文體等中小盤成長板塊;后半月臨近七一,低估值央企可能受國改等催化。其四,日歷效應上,往年6月表現較好的是食品飲料、醫藥、非銀等。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