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北京保利2021春拍“現當代藝術夜場”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槌,本場焦點作品——陳丹青《西藏組畫·牧羊人》從8000萬元起拍,價格拾級而上至9200萬元后,一位藏家直接加價至1億元。此后僅剩兩位買家展開正面交鋒,歷經近10分鐘20余口的激烈競爭,《西藏組畫·牧羊人》最終以1.4億元落槌于8068號牌的電話委托買家(有消息稱買家為一家重要的中國藝術機構),加傭金1.61億元成交。該價格也追平了曾梵志《面具系列 1996 NO.6》,并列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最高價。
值得一提的是,陳丹青此前的拍賣紀錄也是由《牧羊人》創造,2007年該作拍出3584萬元,成為當時最貴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之一。而此次再度成交,也將陳丹青的拍賣紀錄向上提升了4倍。
陳丹青《西藏組畫·牧羊人 》
板上油畫 78.9X52.3cm 1980年作
簽名:1980.9
估價待詢
成交價:1.61億元(新紀錄)
《西藏組畫》不僅是陳丹青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個人創作,更是一件開啟偉大時代的思想啟蒙之作,在中國四十年的當代藝術史上罕有作品能夠在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上與之等量齊觀。它的出現不僅在當時引起轟動,產生無可估量的社會效應,直至今天,著錄至少100次,它依然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并且持續而深遠地發生著影響。
整個《西藏組畫》共計七幅,是陳丹青于1978至1980年間在拉薩創作完成的。這一組畫放棄了當時流行的強調主題性思想的創作理念,以寫生般的直接和果斷描繪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全部七幅畫都來自藏民生活的片段瞬間——“進城”、“朝圣”、“洗頭的藏女”、“母與子”、“康巴漢子”......其中《牧羊人》一畫對親吻的牧羊情侶的描繪尤為大膽直白。
左圖:陳丹青 《康巴漢子》 1980
右圖:陳丹青 《進城》之二 1980
上圖:陳丹青 《母與子》 1980
下圖:陳丹青 《進城》之一 1980
男人僅露背影探身親吻女人的臉頰,留給觀者強壯有力的臂膀,顯示著藏族青年的彪悍力量。生動寫實的細節元素賦予整幅畫面生命力和美感,呈現了藏民真實生活中的一個角落、一個片刻。在《牧羊人》這幅畫里,對戀人情感表達的瞬間捕捉去掉了敘事的戲劇性,讓充滿愛意的“此刻”凝固,超越了以往創作中那些夸耀和煽情的筆觸,一切都是對自然對象的本真刻畫。
而《牧羊人》也是陳丹青《西藏組畫》中影響力最大的一件。從它誕生以來,著錄、出版及發表次數達100余次,其中重要展覽40多次,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同時該作也是現階段市場上唯一一幅尚在流通西藏組畫系列作品,由藏家珍藏10年有余,今春有幸重返市場。
陳丹青在西藏
對于絕大多數不了解藏民生活的觀眾而言,《西藏組畫》中的藏民似乎就站在自己面前,就像米勒畫中的農婦一樣。少數民族的愛情主題在這幅畫面中得到了較為直接、大膽、毫不掩飾的體現,這在此前的文革時期油畫作品中是絕對看不到的。可以說,正是《西藏組畫》呈現了文革后人性的復蘇和個性的張揚,標志著油畫創作主題多元化的新時代的到來。
陳丹青 《西藏組畫·牧羊人》草圖
在《西藏組畫》中,陳丹青以一種冷靜客觀的心情無意間動搖了人們有關藝術的既成觀念,讓人們看到表現生活的某種新的可能。畫面中的藏族人民用他們強悍的身體和純真的情感一掃此前主流創作中的戲劇性與唯美、矯飾的傳統,改變了在中國流行了幾十年的寫實規范,讓真實再次回到藝術創作中。因此《西藏組畫》無意間喊出了時代的心聲,它迫切地呼喚著自然,呼喚著沉睡已久的人性,在某種程度上這組作品已經超出了藝術本身的范疇,而具有了思想啟蒙的普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