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信號?頂流基金扎堆調研這只醫美龍頭 最火賽道卻遭暴擊 艱難時刻來了?】華南地區的兩家頂流公募的基金經理認為,醫美賽道尤其是玻尿酸的壁壘不高,當前醫美股定價偏貴,新賽道賺錢太容易或引致市場參與者蜂擁而入,玻尿酸產品的供給正在持續擴張當中。
在醫美產品供給持續擴張中,高高在上的醫美股是否還值得投資?
伴隨今年醫藥行業的大年行情,兼具消費屬性的醫美股也成就了一批基金產品的高收益。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有堪稱十八線的基金產品因押寶醫美股,令基金收益率6個月內達了54%。這一現象進一步激發了基金調研醫美賽道的興趣。6月5日,醫美龍頭華熙生物披露基金調研信息,在數十家調研機構中還包括了三家網紅基金公司——睿遠基金、高毅資產、但斌所在的東方港灣。
調研意味著買入?顯然不是,基金調研與基金買入的傳統印象不同,許多基金經理在賣出之前,亦會進行調研,以確保沒有賣錯。華南地區的兩家頂流公募的基金經理認為,醫美賽道尤其是玻尿酸的壁壘不高,當前醫美股定價偏貴,新賽道賺錢太容易或引致市場參與者蜂擁而入,玻尿酸產品的供給正在持續擴張當中。供給的快慢決定了醫美股走完整個周期的時間長短:玻尿酸的供給放出得很快,參與者也開始多了起來,它的股價周期就會走得很快。
不過,面臨兩大醫美股的減持公告,市場選擇用腳投票。6月7日,醫美板塊整體淪陷,新華錦、拉芳家化、哈三聯、朗姿股份、奧園美谷等跌停,蘇寧環球、特一藥業等跌逾6%,麥迪科技、金發拉比、悅心健康、華熙生物、宜華健康、昊海生科等跌逾5%。
網紅基金集體調研醫美龍頭
在醫美股高高在上后,一批公私募基金經理扎堆調研,究竟是為了賣而調研,抑或為買入或繼續持倉而進行的調研,備受市場關注。
6月5日,醫美龍頭華熙生物披露基金調研信息,在數十家調研機構中還包括了三家網紅基金公司——睿遠基金、高毅資產、但斌所在的東方港灣。伴隨今年醫藥行業的大年行情,兼具消費屬性的醫美股成就了一批基金產品的高收益。區別于2020年A股市場各賽道遍地開花,白酒、新能源等主題基金甚至碾壓醫藥行業基金的表現,在今年主要的核心資產稍稍降溫后,醫藥行業在今年堪稱一枝獨秀,醫藥股成為許多基金做高收益的關鍵。其中,醫美作為醫藥賽道的細分行業,成為許多基金布局的主要對象。
華熙生物、愛美客、朗姿股份、貝泰妮等醫美公司,極為受益于今年A股資金對醫美賽道的籌碼需求。在今年3月底上市后,貝泰妮就憑借其與醫院渠道的特殊關系、醫生群體的背書,上市后借助醫美身份獲得接近翻倍的股價漲幅。這家起源于云南滇虹藥業的“藥妝”類化妝品公司,似乎發現醫美概念較之化妝品概念,更能吸引機構資金關注。
而在口腔連鎖龍頭通策醫療獲得千億市值后,對標通策醫療,也使得醫美整形領域的明星公司——朗姿股份獲得關鍵的邏輯支撐,短短5個月內,該上市公司的股價漲幅已達到1.4倍。
在這種背景下,作為醫美行業上游最為關鍵的原材料供應商,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加速走入了基金經理的股票池。根據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披露的一季度末持倉信息,高毅資產的基金經理馮柳在今年一季度買入了華熙生物;而此前曾因短期業績虧損被群嘲的基金經理夢圓,憑借女性基金經理在玻尿酸領域的敏感度,重倉另一玻尿酸龍頭愛美客,夢圓所管理的基金在之后也出現了報復性的凈值反攻。
幫了部分十八線基金公司大忙
許多基金經理要感謝醫美股的強勢表現,醫美股在今年的A股市場中,因為這些個股幫了部分十八線基金公司的大忙!
全公司總規模只有33億的金信基金公司,堪稱公募基金領域的十八線基金公司,如此規模意味該公司的品牌關注度將淹沒于基金行業的激烈競爭,但醫美股讓這家十八線公募基金火了一把。
6月5日披露的基金業績數據顯示,金信基金公司旗下的金信民長混合型基金在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排名中位列第七名,該基金最近6個月內的收益率高達54%。
這只僅有5000萬規模的金信民長混合型基金,是如何做到如此之高的業績?券商中國記者發現,該基金的核心秘籍就在于集中持倉醫美股。若將口腔視為醫美整形的一個細分,則金信民長混合型基金在今年第一季度末的十大重倉股中就包括了華熙生物、通策醫療、愛美客3只醫美股,不考慮十大股票之外的持倉品種,僅此3只的倉位就達到17%。
金信民長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孫磊此前就表達了他對醫美板塊的賽道的重視。孫磊看好醫美股主要有三大邏輯:
首先是規模大增速快,低滲透率,我國的醫美市場規模2019年是1500億元,2014年至2019年復合增速接近25%,到2023年有望達到3000億元的規模,而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我們僅達到日本的1/2,韓國的1/6;
其次,中國目前仍處于一個國產替代的進程中,醫美在國外并不是新鮮事物,國內市場的中高端領域仍然被國外產品占據,拜訪高端醫美機構發現國產品牌的占有率非常低;
再次,中國的上市公司已經做好了布局,特別是抓住了醫美產業微笑曲線的兩端,依靠越來越好的產品,精準的服務和營銷,以及對消費者的深刻理解,準備打一場翻身仗。
供給快慢決定醫美股周期長短
醫美賽道雖好,但個股的定價也頗有爭議,好賽道是否有好公司,好公司是否能變成好股票?
不過,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此次參與調研玻尿酸龍頭股的東方港灣公司,或大概率已重倉醫美股。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該私募基金的創始人、基金經理但斌自今年1月開始至今,先后至少7次在社交媒體上“安利”醫美股,尤其是華熙生物。
在今年1月底,這位重倉茅臺的私募基金經理就表示,醫美股是有20年潛力的長期賽道,但是太貴也要考慮市場風險。在今年4月份,但斌公開提到:“你說醫美行業,我們是比較看好。因為它剛剛開始,隨著中國富裕的程度,女性愛美,其實它的需求還是很大。但相關公司可能估值也比較貴,這是一個考驗,只能靠公司成長。但這個賽道是20年、30年的賽道,但最終誰能跑出來,其實競爭也很激烈。”
然而,醫美股,尤其是玻尿酸行業本身在公募基金經理看來,也依然存在各種問題。
許多公募基金認可醫美賽道的價值,尤其是偏消費的屬性,但強調該賽道短期上可能面臨產能擴張后的問題。即,醫美賽道的股價表現,取決于產能供應的快與慢——若供給過快,可能存在投資風險。
“就目前的醫美股而言,更為樂觀的人對給出更高的定價,但我們認為貴了。” 鵬華醫藥科技基金經理金笑非直言,醫美的長期需求是沒有問題,因為許多品種也是醫藥與消費屬性的結合,核心問題在于,在賽道火熱后,玻尿酸產品的供給正在持續擴張當中,它的優質供給的快慢決定了股價走完整個周期的時間長短——優質供給的快慢取決于它的品類。好品類的產品如果量少,供給就慢,但像玻尿酸的供給放出得很快,參與者也開始多了起來,它的股價周期就會走得很快。
南方基金的一位基金經理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也認為,醫美賽道炙手可熱,但新賽道賺錢太容易并非好事,當一個新的行業變得有利可圖時,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參與者蜂擁而入,行業的集中度就會變差。而且玻尿酸原材料行業的門檻不高,太容易賺錢后,參與者比較容易切入進來,供給放大后,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