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國家郵政局在2021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日前印發的《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解讀。
《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末期要實現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相關制度基本健全、薪資待遇更趨合理等目標,同時從勞動報酬、社會保險、企業主責、政府監管與服務等方面提出具體任務措施,切實保障快遞員群體的合法權益。
聚焦于四個方面保障合理勞動報酬
目前,我國日均快遞業務量已達3億件,業務規模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一。國家郵政局最新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2021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
近年來,我國快遞員群體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就業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與此同時,快遞員群體也面臨著職業歸屬感不強、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勞動強度與工資收入不匹配等問題,在改善生產條件、融入城市生活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困難。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介紹,《意見》明確了到“十四五”末期要實現的主要目標,聚焦四個方面重點工作,提出了利益分配、勞動報酬、社會保險、作業環境、企業主責、規范管理、網絡穩定、職業發展等八項任務措施,初步明確了做好快遞員權益保障工作的路徑。
其中,在保障合理的勞動報酬方面,《意見》提出,要制定《快遞末端派費核算指引》和《快遞員勞動定額標準》,建立行業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引導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加強協同,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金京華表示,為保障快遞員能夠獲得合理的工資收入,從郵政管理部門的職能出發,《意見》提出了制定派費核算指引、制定勞動定額、糾治差異化派費、遏制“以罰代管”等四個方面的舉措。
據透露,目前,國家郵政局已經指導中國快遞協會在部分城市開展了末端派費核算試點,下一步將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對超出勞動定額的情況,要引導快遞企業充分考慮工作時間和工資收入等因素,使快遞員多勞能夠多得。
針對部分企業對寄自特定區域的快件實施非正常低派費的問題,郵政管理部門將配合有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對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將依法進行查處。針對“以罰代管”問題,《意見》則提出要指導快遞企業完善考核機制,加強對惡意投訴的甄別處置。
多方合力為快遞小哥保駕護航
“抓好《意見》落實,是我們有關部門和單位必須肩負起的政治責任,也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陳凱說。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副司長劉燕指出,為落實《意見》要求,將采取加強對快遞企業用工的指導和服務,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及時調處勞動爭議案件等措施。還將與有關部門共同維護好快遞員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合法權益。
“快遞員權益保障問題產生的原因比較復雜,既有快遞市場迅猛發展所衍生的問題,也有產業鏈上下游的利益分配問題,需要處理好就業優先和權益保障、上游和下游、先行先試和復制推廣‘三個關系’。”陳凱說,需要多方聯動,形成合力。
其一是電商與快遞的有機互動,要引導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加強系統對接,滿足用戶差異化需求,同時配合有關部門推動落實“商品定價與快遞服務定價相分離”的要求,使消費者可以根據企業服務能力、商業信譽和快遞價格等選擇快遞服務。
其二是跨部門的有效協作,既需要相關部門和單位完善制度政策、形成工作合力,又需要各地方政府從實際出發進行探索實踐,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其三是社會各界的有力響應。
“如果廣大快遞用戶和社會輿論對快遞員更加包容、更加尊重,相信一定能讓快遞員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也一定能夠讓快遞服務更加優質,”陳凱說,“簡而言之,就是小哥心安,快遞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