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保險公司最新的信用評級報告陸續出爐。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統計,絕大部分發債的保險公司最新信用評級穩定,僅有3家險企遭遇主體或債項評級下調。
其中,幸福人壽因股東變化等原因影響了評級情況,去年被接管的天安財險和天安人壽則遭遇主體評級下調。
三家保險公司遭遇評級下調
7月6日,聯合資信評估公司發布對幸福人壽及其債券的評級公告,確定下調幸福人壽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下調“18幸福人壽”信用等級為AA-,維持“15幸福人壽”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
這份評級報告認為,幸福人壽盈利水平較低,股東支持能力下降等因素,對其經營發展及信用水平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不利影響主要包括五大方面:2020年以來償付能力有所降低、公司主營業務盈利水平較低、權益投資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外部股東關聯方違約事件降低股東支持能力、股東股權出質對公司股權穩定性的影響等。
而天安財險、天安人壽因觸發了保險法接管條件,2020年7月被銀保監會實施監管,后被下調評級。目前,這兩家公司的債券跟蹤評級都截止到去年年底,今年最新的跟蹤評級報告,評級機構均公告延緩出具。
天安財險方面,評級機構中債資信今年6月30日公告,延遲出具《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資本補充債券2021年年度定期跟蹤評級報告》。此前,中債資信已于2020年12月30日將天安財險主體信用等級從A+下調到BBB+,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公司“15天安財險”債項級別從A下調到BBB。
中債資信認為,天安財險盈利能力大幅弱化,已出現大幅資不抵債的情況,經營和財務風險均較高。公司“15天安財險”計息掛賬,體現公司償付能力大幅惡化,未來償付能力充足水平和流動性水平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目前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后續需觀察公司信息披露情況、托管工作進展情況。
天安人壽去年底已被下調評級,評級機構也于今年6月底公告延遲出具對其債券跟蹤評級公告。中債資信6月30日發布公告稱,天安人壽尚未披露2020年年度及2021年一季度信息,評級機構在所需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況下,無法按時完成年度及季度跟蹤評級項目,因此延遲出具《天安人壽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資本補充債券2021年定期跟蹤評級報告》。
行業評級結果總體保持穩定
除了三家保險機構遭遇評級下調,42家發債的保險公司中大多數保險機構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維持不變。
不只是保險行業,延展至整個市場來看,今年上半年以來,評級被上調主體數量遠低于被下調主體數量。與去年相比,被上調主體數量大幅減少,被下調主體數量相對增加。評級公司行為較往年有所改變,但總體評級結果依然大體保持穩定。
天風證券分析稱,出現這種情況跟政策息息相關。今年3月28日,央行會同發改委、財政部、銀保監會和證監會聯合起草了《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信用評級機構應當構建以違約率為核心的評級質量驗證機制,制定實施方案,逐步將高評級主體比例降低至合理范圍內,形成具有明確區分度的評級標準體系。
此外,今年還有多份文件出臺,相繼明確取消公開債券在注冊申報與發行環節強制評級的要求。在信用評級區分度不高、AAA等級主體多次發生違約的情況下,國內信用評級體系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但是考慮到諸多約束,實際今年跟蹤評級中保持了大體平穩、略有調降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