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價表現墊底的保險板塊,周五可能有點緊張,因為社保基金會又要減持中國人保A股。
中國人保7月23日晚公告,股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計劃在15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8.84億股,約為其總股份的2%。減持方式包括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若以周五收盤價計算,這8.84億股對應市值為51億元。
去年7月到今年1月,社保基金會已減持過一輪中國人保。當時也是計劃減持不超8.84億股(股比2%),最終實施減持4.78億股,減持股比1.08%,變現32億元。
由于保險股今年來表現較差,此番社保基金會減持人保消息或許加重板塊的壓力。官方公告的減持原因是,社保基金會的資產配置和投資業務需要。
多位受訪人士分析,社保減持人保A股,與股價持續走弱以及還看不到拐點有關,也與人保A股較港股偏貴、股息率不及港股有關,同時,也與社保基金自身需求有關。
作為全國人民后備的養老錢,社保基金會要盡力做好資產配置,實現資金的長期增值。近年展示出的一個方向是,適當地調低傳統產業配置比例,加大對代表未來方向的新興產業的配置。社保基金會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關注和投資,正是一個體現。
再度計劃減持8.84億股
根據中國人保上述公告,根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資產配置和投資業務需要,公司第二大股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下稱“社保基金會”)計劃自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減持公司A股不超過8.84億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該部分股份來源于2011年6月戰略入股。
截至今年6月末,社保基金會是中國人保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僅次于財政部,共持有其A股和H股共68.38億股,約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15.46%,其中A股63.13億股,H股5.25億股。
本次股份減持交易將由社保基金會所委托的減持管理人負責實施,可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減持股份的數量和價格亦存在不確定性,減持價格視二級市場價格確定。
這是中國人保自2018年11月A股上市以來,社保基金會發出的第二輪減持人保計劃。
上一輪發生于2020年7月31日至今年1月30日,在這六個月內,社保基金會減持了人保4.78億股,對應股比為1.0804%,減持金額32.24億元。其這輪減持是,通過委托的證券公司以集中競價方式進行。
此次原本計劃減持人保A股8.84億股(2%股比),但實際減持僅相當于減持計劃量的一半多一點。未按計劃上限足量減持,或許與中國人保股價持續走弱有關。
這兩輪減持的市場環境明顯不同。2020年7月9日公告計劃減持時,正是保險股持續拉升、中國人保A股股價較高之時,彼時減持還被認為是有給過熱的市場降溫之意。如今,此次減持公告發布之時,則是保險股持續弱勢的情況下。
減持基于資產配置和投資業務需要
根據人保公告的信息,此次社保基金會減持的原因,系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資產配置和投資業務需要,是社保基金會常規性投資業務安排。其還表示,股份減持將嚴格遵守相關各項要求。
對于社保基金會計劃再度減持人保A股,一家保險機構首席投資官分析,財產險作為成熟行業盈利和ROE相對穩定,成長空間有限,因此社保基金會去年以來的陸續減持,或許也是出于鎖定一部分收益的考慮。
同時,社保基金會作為人保戰略投資者,不參與經營管理,更注重分紅收益,因此要考慮股息率。一位頭部券商非銀首席分析師表示,中國人保A股估值遠高于H股,如果是從財務投資角度,H股股息率更高,持有人保H股更加合適。從這個角度理解,社保基金會減持中國人保A股也屬合理操作。
事實上,在上一輪減持人保A股的同時,社保基金會還在增加對人保集團H股的持股,或許能體現其有這方面的考慮。
另外,從社保基金會人士近來不斷的發聲看,社保基金會對于資產配置很看重,減持人保或許與其調整資產結構有關。
作為管理全國老百姓養老錢的重要機構,社保基金理事會近兩年有意調整資產配置結構,能夠持續分享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增長,避免社保基金僅布局傳統的賽道,也是要考慮的內容。社保基金會目前持有人保A股超過63億股,按目前人保股價計算,對應持倉市值超過360億,量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中國人保還是屬于傳統產業領域公司,不排除社保基金會也有上述調整資產而作出的適度減持的考量。
保險長期仍有空間,關鍵是把潛在市場實現
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俊生表示,保險股現在不被看好,既有市場對其未來成長性擔憂,也有對當下困境和業績壓力的擔憂。但從長期看,中國保險業還是有非常大的空間,關鍵是如何能將潛在空間變為現實的業務。
他以財產險舉例,近期的河南多地暴雨災害引起大家對于保險理賠的關注,但其實中國保險對災害損失的補償比例還很有待提高。
朱俊生提供了一組數據:從全球看,2016年全球巨災損失1750億美元,保險賠償540億美元,占31%。其中,新興市場約11%,發達市場42%。北美巨災損失595億美元,保險賠償304億美元,占51%。德克薩斯雹災造成35億美元損失,保險賠付30億美元,占83%。
反觀我國,民營企業發達的某地區,平均6個企業1張企財險保單;長江流域降雨損失220億美元,保險賠償4.32億美元,僅占2%。1990年至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僅臺風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14億美元,保險承保的損失僅為5%。
朱俊生認為,這與需求側的風險管理意識、保險意識有關,但更多還是需要從供給端考慮,保險公司如何去創新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如果這些能從中長期取得改善的話,會給保險股提供好的業績基礎。
就今年上半年盈利業績看,中國人保尚可。該公司此前公告,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157.53億元到170.1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1.51億元到44.11億元,同比增加25%到35%。業績預增主要原因是投資收益同比增加和費用支出同比下降。
中國人保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扎實推動“卓越保險戰略”實施,抓住服務鄉村振興、智慧交通、健康養老、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社會治理所蘊含的發展機遇,強化科技賦能,堅持高質量發展,爭取以更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