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如同自我的延伸,一眼就能傳達出豐富的個人信息。不論什么門類的古董玩家,如今都喜歡隨身佩戴至少一串古珠,宣告自己是玩老東西的,是有品味的,是夠級別的,是講審美的。
西周瑪瑙作為高古珠玉里的高富帥,人見人愛,從大佬到小白,人人都想擁有一串。
其實,還有一種中原古珠,比西瑪更稀少、更珍貴,就是下圖這種春秋戰國年間的齊國水晶。
雖為諸侯國出品,卻是頂奢高配,兩千年前如此,兩千年后更甚。其中紫色比白色還要稀缺。
千年寒冰,盛世美顏,似那高冷的女神,冷月照花魂,性感又神秘,眼中有故事,心里有歌,散發出無窮魅惑~
清奇齊國,奢侈品消費大國
齊國水晶的故事,要從一代奇才說起:管仲,管夷吾。這種不循規不蹈矩路數清奇的人,命定就是為亂世而生。
西周末年,禮崩樂壞,群雄逐鹿。接下來的五百年間,前有春秋五霸,后有戰國七雄。雖歷來說法不一,齊國卻始終赫然在列,且居于首位。
《戰國策》記載齊國首都臨淄:“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首堵”。車與車會錯,人與人擦肩,袖子舉起來能連成巨幕,一人甩把汗就積聚如雨。何等殷實富庶,何等高調繁華!稱之為“大都會”,實至名歸。
齊國紫水晶+24K金珠,紫氣東來
齊國崛起,賢相管仲居功至偉。正是他不走尋常路,輔佐齊桓公成功上位,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被周王室官方認證為中原霸主,史無前例。
也正是他不走尋常路,在重農抑商的古代中國,首開重商主義先河,一手締造了齊國經濟奇跡。
管仲提出由國家出面以消費促生產的經濟策略,比凱恩斯早了2600年,主張“積者立余食而侈”:有閑錢就去搞消費,最好是奢侈消費!比如雞蛋先雕繪了再煮,木柴先刻飾了再燒。
齊國紫水晶+戰國瑪瑙,明眸粉黛
當富裕人群對精致奢華生活的講究越來越多,連帶著手工業、服務業、商業也就自然興旺起來,最終達到富者散資于民的目的。
所謂“富者靡之,貧者為之”,翻譯成現代白話就是制造就業,以工代賑。
所以齊國這個東方大國,不僅是經濟大國、軍事大國、政治大國,還是奢侈品大國!
齊國紫水晶+春秋綠松石,奢靡頹廢
而奢侈品的極致,當屬珠玉無疑。《管子》一書中,明確列出了“天子臧珠玉,諸侯臧金石,大夫畜狗馬,百姓臧布帛”的等級。
并盛贊說:“珠者,陰之陽也,故勝火;玉者,陽之陰也,故勝水。其化如神。”
齊桓公的霸主身份,介于天子與諸侯之間,在當時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存在。
霸主家的珠玉,自然也不走尋常路:才不管周天子禮樂制度那套傳統規定,自家門前就地取材,用東海水晶結合本國能工巧匠,自創出一種全新珠玉時尚,引爆列國王公貴族朋友圈!
豪橫新貴族,新格局,新風尚
管仲這種治國路數,自然不為道學家所認同,比如謹遵周禮的孔子就特別不喜歡管仲。但齊國人民喜歡呀!
因深諳“飲食者也,侈樂者也,民之所愿”,管仲以身作則,史料記載他富擬于公室,在娶女和陳設上屢屢僭越。結果民眾非但不以為恥,反而爭相效仿,走上了舉國奢侈消費之路。
《漢書·地理志》描述齊國:“其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
山東博物館藏東周水晶組佩,攝影@動脈影
可以想見,當時的齊國人自我感覺超好。
桓公霸業,改變了神州政治格局。New Money, New Look,依托商業崛起的新貴族們,錢包有多鼓,自我表達的欲求就有多旺盛!正如人類歷史千百年來無數次發生的一樣,齊國商業新貴,需要一種強烈的視覺信號,向世人宣告“我是誰”。
所以,齊國水晶絕不只是東海之濱的地方土特產,而是一種迥異于西周世襲舊貴族的價值新主張!
剔透著,硬朗著,寒光四射著,造型簡潔抽象的水晶珠飾高調登場,沒有了西周組佩里紋飾精美的玉璜、生動寫實的鳥獸,也一改和穆溫婉的禮樂之風。
戰國組佩穿戴方法示意圖
恰逢此時,中國人的流行服飾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西周時候的上衣下裳改為衣裳相連,直接導致珠玉組佩由胸前移到腰際。
當齊國商業環境中興起的富商巨賈們,腰間掛滿水晶環佩,走起路來清脆作響,器宇軒昂,那是多么俊朗又多么豪橫的場面!
各式齊國水晶珠(洪藝寧古代珠寶工作室)
更有趣的是,兩千年風水輪流轉,齊國水晶高度抽象化、幾何化的特性,以及凌厲冷峻的氣質,恰好符合21世紀工業風審美,曰:簡潔炫酷。
區別在于我們今天的直線挺刮、平面精整、多面體均勻切割,都通過機器完成,戰國年間可全用純手工。
而水晶硬度之高,意味著加工難度之大。
孔道晶瑩剔透乃齊國水晶基本特征
根據現代發現的標本,可以知道齊國人給水晶打孔用的是實心鉆。這就意味著轉速必然很慢,從而邊鉆邊起到了打磨作用,孔道呈現出上圖中這種晶瑩剔透的效果。
鑒定齊國水晶,孔道透亮是基本特征。
正所謂“慢工出細活”,付上時間與耐心,不惜成本,精益求精。這批作為新貴宣言的新潮奢侈品,最終得以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國界,超越了人群,在千年時光輪轉中化作經典,活成永恒!
逆天顛覆性時尚,棲息霸業之魂
中華玉文化,將“石之美者”皆列入“玉”的范疇,但透閃石-陽起石這種軟玉自文化期就已經成為等級的象征,地位神圣不可動搖。以水晶瑪瑙挑戰玉璜組佩,是絕對的逆天之舉,顛覆性不亞于以一方諸侯挑戰周天子權威。
這也正是為什么,縱觀整個中華珠玉歷史,齊國水晶乃水晶珠寶最高光的時刻。此后歷代雖然也陸續有精美作品,卻只是零星個體,再聚不成如此強勢的爆發力!
齊國清奇叛逆的文化基因,巧妙凝聚到了奢侈品珠寶上。齊國水晶,像是霸業之魂的物化。質地、光氣、工藝、規模,方方面面做到極致,不僅格調鮮明,且器型超級豐富,令現代古珠玩家們如癡如狂。
圓橄欖,飽滿圓融
尖橄欖,腰線見功夫
起棱尖橄欖,棱線筆挺
圓筒與圓球,體態渾圓寶光凝。紫水晶款的像極了葡萄!
圓環,周正規整
特殊圓環,截面為六邊形,戰國獨有的款式
八棱珠,造型均勻完美,現在越來越少見
三通與四通,三通又稱“奔馳”,古珠霸款!
茶晶版“奔馳”,茶晶的稀缺度要高很多
連體管珠,別致少見,可遇不可求
“冰棒”,這種凈度,幾近變態!
“面包”,敦實可愛
戰國水晶組佩(洪藝寧古代珠寶工作室),山東博物館同款。
古董,本就是古人的時尚。昔日齊國商業新貴運用最頂尖的材質、最高超的技藝、最前沿的審美,打造出豪橫爆款水晶珠。
LV前CEO Vincent Bastien給奢侈品下定義說:“奢侈品是一種掙得的物品。得到的阻力越大(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人們想要得到的欲望就越強”。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齊國水晶在當年已是頂奢。經過兩千多年的損耗、失落、流轉,如今能到古董玩家手中,可謂莫大福報。
哪怕從尖貨里精挑細選出一顆,做成戒指或者耳環,戴入現代都市生活,都可以很拉風~
齊國水晶已經那么拉風了
咱們還有更逆天的
不用懷疑你的眼睛
這件水晶國寶,絕對是頂奢中的頂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