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男性占絕對優勢的基金行業,如今女性基金經理也能頂半邊天,畢竟在投資中“業績才是硬道理”。隨著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一批管理能力優秀、業績靚麗的女性基金經理脫穎而出,華商基金“價值投資女神”吳昊女士,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二季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吳昊所管理的華商高端裝備制造股票基金過去一年累計收益86.78%,大幅超越同期業績比較基準57.25個百分點,同類排名高居7/226。而其管理的另外一只產品——華商新常態混合基金近1、2、3年漲幅也均位居同類前10%以內,為投資者創造了較為可觀的投資回報。前瞻后市,吳昊表示,未來較為看好工程師紅利等背景下科技創新、制造升級的大機會,配置方向將圍繞產業轉移、進口替代、制造升級、技術創新展開,挖掘產業升級受益標的。
華商高端裝備制造股票基金近1年收益超86%
華商新常態混合基金近3年上漲176.33%
吳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女性的細膩與親和,接觸久了則會為她的篤定與颯爽所感染。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身為經濟學博士,吳昊經歷了“賣方研究員——買方研究員——基金經理”的成長歷程,擁有著11年的投研經驗。歷經多輪牛熊市場跌宕,其投資理念和框架不斷完善,吳昊坦言,“我的投資手段與市場并無二致,所賴兩點持而保之,一曰‘廣’、二曰‘深’。‘廣’指的是覆蓋范圍,平日所學、所見、所想,無一不納入研究;‘深’指是的深入程度,產業周期的景氣特征、經營周期的興衰交替、市場周期的估值輪回。只有看得廣才能不偏不倚,看的深才能不離不棄。”
回顧今年二季度的市場,吳昊表示,二季度經濟相對走弱,貨幣政策處于偏寬松的狀態。制造業受到缺芯和原材料雙重影響,擴張力度在減弱,服務業的增速也在減弱,市場對宏觀的關注點聚焦在成本端和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上。二季度市場結構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成長風格主導市場,高景氣行業如CXO、醫美、新能源、半導體等取得了非常明顯的超額收益。她管理的產品則正是緊緊抓住了上述結構性機會,使得兩只基金凈值不斷沖高。
據季報及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吳昊所管理的華商高端裝備制造股票基金過去一年累計收益86.78%,同類排名7/226;自2019年12月10日成立以來,累計回報已高達133.74%。截至7月22日,該基金以2.5648的最新凈值再次刷新該基金歷史高位。同時,吳昊于2018年7月12日開始管理的另一只基金——華商新常態混合基金截至6月30日過去一年、過去三年分別上漲了67.16%、176.33%,排名均高居同類前10%,為持有人創造出了值得期待的長期回報。
高端制造是可做長遠、做深入的投資方向
科技創新制造升級蘊含大機會
對行業研究涉獵廣泛的吳昊,具有深厚的行業研究功底,尤其專注高端制造領域研究超過8年,逐步構建了此領域的投資能力圈,擅于把握高端制造板塊的中長期趨勢。她所管理的華商高端裝備制造股票基金旨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裝備制造業升級的過程中尋找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公司進行布局,投資覆蓋電氣設備、計算機、電子、機械設備、國防軍工、通信、汽車等7大行業。吳昊對高端制造領域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此前就在采訪中多次表示,高端裝備制造已是“天時、地利、人和”,是可做長遠、做深入的投資方向。
從天時角度看,我國勞動力成本一直在上升,只能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突破我們的中等收入瓶頸。從地利角度看,基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最大的消費市場,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國已經有了非常完備的產業鏈。此外,我國從1999年開始擴招,每年高等院校畢業生超過500萬人,擁有非常堅實的工程師團隊基礎。從人和角度看,一方面,國家政策始終支持高端制造;另一方面,如今國內企業發自內心呼吁國內進口替代,很多制造業龍頭都在迅速擴大供應商的國產比例。
近年來在國產替代與政策利好的催化下,高端裝備制造行業景氣度持續,也驗證了吳昊對該領域的中長期看法。Wind數據顯示,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23日,中證高端裝備制造指數的累計漲幅67.81%,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深證成指16.40%、24.23%、44.08%的漲幅,中長期超額收益明顯。
前瞻后市,吳昊表示,未來較為看好工程師紅利等背景下科技創新、制造升級的大機會,配置方向將圍繞產業轉移、進口替代、制造升級、技術創新展開,挖掘產業升級受益標的,同時將更加審慎的進行盈利預測,考慮估值與業績匹配性,結合基本面與流動性對組合進行動態評估和調整,力爭為持有人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