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被業內稱為“最強定增基金”的九泰銳益定增混合(168103)結束了長達五年的封閉期,短暫開放申購,開放申購的時間為2021.08.04 - 2021.08.10。
截至今年8月5日,九泰銳益成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率達到112%,這意味著首發認購的持有人百分百的獲得了翻倍以上的收益,九泰銳益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只打開申購的五年期定增基金,基金經理劉開運被投資者稱為“定增一哥”。
據渠道人士透露,由于持有人“幸福指數”非常高,從代銷機構網絡開放平臺上的信息來看,持有人繼續持有并追加買入的意愿較為強烈,市場上不少投資者也表示在開放申購后會積極參與,九泰銳益繼續受到資金追捧是大概率事件。
回顧起來,九泰銳益可謂是定增基金當中的“異數”,截至今年6月30日,其規模達到46.95億元,是定增基金當中妥妥的“王者”。而與九泰銳益同時期發展的第一、第二批定增基金,不少早已“折戟沉沙”。存留下來的,要么業績平平,要么規模堪憂。
反觀九泰基金,則在同時期打造出了包括九泰銳益、九泰銳智、九泰銳豐、九泰泰富、九泰久益等一系列以定增策略起步的績優產品,目前累計凈值均在2以上。
成立于2014年7月的九泰基金,是公募基金中的后起之秀,也是走“精品店”發展路線的典型代表。九泰基金在2014年發行了第一只專戶產品,直到2015年才發行第一只公募產品。但經過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九泰基金目前管理的基金數量已達到62只(A/C分開計算)。
九泰基金脫穎而出的秘訣何在?我們可以從其投資理念及投研架構上找到一些答案,更可以從“定增一哥”劉開運的投資理念中尋找到必然性。
一只幸福感爆棚的基金
九泰銳益此次短暫開放申購,無論首次購買還是追加購買,申購的起點都是1000元。從部分基金代銷機構的反饋來看,資金參與申購的熱情較高。
事實上,成立于2016年8月11日的九泰銳益,是一只被持有人譽為“幸福感爆棚”的基金――五年投資下來,歷經了牛熊變換,市場起伏劇烈,但九泰銳益全程表現出了回撤較低、收益穩健的特點。加上五年封閉期的設定,實際上是把市場短、中、長期的風險都對持有人進行了“屏蔽”。
截至今年8月5日,九泰銳益的累計收益率是112%,首發認購的持有人全部都獲得了翻倍以上的收益。
而比收益率更為重要的是持有人全程“躺贏”的投資體驗感――九泰銳益把定向增發投資作為基金的核心策略,將 80%以上非現金資產投資于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相對于二級市場來講,定增是一個競爭相對不充分、不激烈的市場,存在超額收益的機會。疊加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投資者獲得了“波瀾不驚”的持有體驗。
其資產組合明顯的具有獨立性,以優質定增項目為核心配置,比如2021年二季度報告中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完全沒有“抱團”的痕跡 :
數據來源:九泰銳益2021年二季度報告
九泰銳益的資產配置風格及凈值的波動周期,都明顯區別于市場上其它主動管理型基金,這恰是定增投資策略自帶的優點,也引來了不少機構投資者的追捧,將其作為長期配置品種,使得它的持有人構成中,機構投資者的比例較高。
以至于在它場內份額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全都是機構投資者。且機構投資者的性質包括了公募基金(FOF)、私募基金,以及QFII,這種“眾星拱月”的狀況實在是相當罕見,也充分說明了機構投資者集體對于九泰銳益“風險-收益”特征的認可。
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
長期積淀,功力深厚
回顧第一、第二批定增基金發展的歷史,在2015-2016年間,布局定增基金的公募基金公司不在少數,包括博時基金、財通基金、銀華基金、廣發基金等都大力推進過旗下定增主題基金的發展,業內甚至形成了定增基金的小高潮。
但是以2018年的“定增新政、減持新規”為分水嶺,各家基金公司的發展出現了分化――在2018年下半年,不少定增基金轉型成其他類型基金或清盤徹底退出。其背后原因,既有當時定增事件投資策略效果不佳,也有基金公司在產品設計時未能進行長期規劃所致。
2018年后留存的定增基金,很多也只是慘淡經營,有的“再融資”主題基金甚至超過7成的資產配置了債券,業績表現平平,也無法得到投資者的認可。這就導致了當初的定增基金發展至今的巨大分化――有的要么沒業績,有的要么沒規模,能夠既有業績又有規模的,九泰基金毫無疑問排在第一。
這種格局上的巨大分化,原因何在?
我們發現,堅持長期主義、不斷積淀投研實力,在定增方向上進行扎實的投入,是九泰基金在定增品類上脫穎而出的關鍵。
在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的內部架構中,唯有九泰基金為定增品類單獨設立了部門――“定增投資中心”,可見公司在定增領域發展之決心。并且,九泰基金大量資源向“定增投資中心”傾斜,其定增投資團隊,無論是放在目前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中,都可謂十分“豪華”。
在投資流程上,九泰基金的定增投資包括了5個環節:投資立項、業務盡調、風控評審、項目終審、投資決策。在指導思想上就明確以“利用做一級市場的投研方法,指導二級市場投資,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此外,在投研架構上,九泰基金在國內公募行業中率先實施了“事業部制”開放的管理機制。
事業部由投資管理能力卓越的投資精英掛帥,獨立核算、自主管理、平行發展。這種創新型的架構,體現的是新銳的、開放的平臺化思路,它摒棄了傳統的投研“金字塔”結構,改為集投資研究、創新支持與產品設計為一體的“創業平臺”架構,因此也吸引了不少業內優秀的投資專才。
“定增一哥”的投資秘笈
正是因為在定增領域的卓越表現,九泰基金定增投資中心總經理劉開運被基民稱為“定增一哥”,他是九泰基金定增業務的靈魂人物。
劉開運有著豐富的投資經驗,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就職于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任審計師。2014年7月加入九泰基金。
除九泰銳益外,劉開運的另一個杰作就是九泰銳智,九泰銳智在2016年以27.86%的收益率排名全市場偏股型基金第二位,混合型基金第二位
實際上,劉開運管理的九泰銳智在5年封閉期內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6.34%,封閉期內較中證500指數的超額收益達到了136.52%。
在劉開運的投資理念中,核心的兩個關鍵字就是“長期”和“價值”,綜合起來就是“長期投資,淡化博弈,聚焦企業價值創造”。
在他看來,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企業估值受制于行業發展空間、競爭格局變化等因素不可能持續提升。因此,從從長期看,股票投資獲利更多來自于盈利的持續提升,也就是企業價值創造。因此,他最關心的是哪些行業、哪些公司正在或將要給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尋找到這樣的企業,在合理時間窗口,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并持有它。
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就是“股價提升 = 企業價值創造”。
在投資策略上,劉開運的秘笈是把握三個核心:聚焦高品質公司、均衡配置、堅定逆向投資。
①聚焦高品質公司:聚焦各行業高品質(可持續的盈利能力、可持續的盈利增長)公司,深度分析研究企業維護高盈利能力的競爭優勢及其可持續性,提高投資判斷的準確度;
②均衡配置降低組合波動:根據各行業景氣度的差異,對行業進行配置進行靈活調整,行業間適當均衡配置,通過均衡配置降低行業相關性,進而降低組合波動性;
③逆向投資把握合理估值:即使最優秀的公司也有受宏觀環境波動影響的時候。選擇在市場較悲觀、以較低或合理估值投資優質企業,獲得投資安全空間,伴隨市場預期好轉或企業基本面的修復,優質企業估值也將得到很大修復。
同時,劉開運也相當注重風險控制,他總結了自己在投資中的“三條鐵律”:在選股時首先要考慮行業成長性的確定性,產能過剩的周期性行業盡量規避;其次,考慮個股基本面是否扎實,主動規避二級市場的炒作熱點;第三是投資時要對個股的估值水平作出準確判斷,給自己設好一定的安全邊際。
在2021年最新的二季報中,劉開運適當降低了倉位――考慮到九泰銳益在8月份轉型為上市開放式基金,他在二季度主動控制了新增定增投資,僅新增參與1個定增標的。在定增投資標的選擇方面仍然堅持從較強的盈利能力、可持續的成長、合理估值三個維度進行篩選。在保持行業配置總體相對均衡的基礎上,適當降低了基金倉位水平,主動控制基金波動風險。
在九泰銳益轉型開放之際,劉開運在給持有人的一封信中寫道:
“與時光同行,好的投資是一種價值創造。市場的短期波動難以判斷,但一些長期趨勢愈發清晰。資本市場在長期來看是一個稱重機,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長期持有真正優質的企業,同時不斷挖掘因為短期經營波動而被市場錯殺的優質企業。謹慎對待每一筆投資,同時堅信長期趨勢的力量,時間終究會獎賞創造價值的企業。我們有信心繼續為投資者創造長期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