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周的加密貨幣收益回報是今年最強勁的,加密貨幣指數上漲了約25%。這波上漲始于7月26日星期一亞盤時段,比特幣在兩小時內飆升15%。
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道
當時金融博客零對沖指出,比特幣突破3.5萬美元的水平引發了空頭倉位的止損。
瑞銀策略師Alexey Ostapchuk也在他的每周“加密貨幣指南針”報告中寫道:
“從技術性質來看,比特幣價格勢頭在38.2%的斐波那契回撤位上失去了動力,這與我們的看法一致,延續了5月份以來的明顯下行趨勢,現在4.1萬美元左右的價格成為直接阻力。在此之上的阻力是200日移動均線附近的4.5萬美元,然后是50.0%和61.8% 斐波那契回撤位,分別接近4.7萬美元和5.1萬美元。”
加密貨幣領域的其他貨幣都被卷入了購買狂潮,比特幣現金(BCH)、以太幣(ETH)和瑞波幣(XRP)隨后表現最為出色。
Copper.co最近對鏈上數據的分析證實了瑞銀的觀察,并反映自比特幣在5月底跌到35000美元大關以來,中小投資者已經恢復增持。事實是,根據鏈上指標,加密貨幣進一步跌至3萬美元的事實被視為一個具有平均成本效益的買入機會。簡單地說,散戶買得更多。
往更深一層來看,Copper發現自從今年開始來,鏈上數據顯示,持有不到1枚比特幣的實體增持了價值13.7萬美元的比特幣,相當于新開采供應量的72%。與此同時,礦商余額自今年年初以來實際上有所增加,這意味著并非所有挖出的比特幣都進入了市場。
雖然我們看起來是在談論少量的比特幣,但結合環境來看是很重要的。這些小額比特幣的累計金額是特斯拉目前收購的三倍多,也超過了Micro Strategies收購的10.5萬美元。有一個關鍵點需要進一步考慮,這些投資者的需求一直非常穩定。
就拿2021年來說,持有0.01枚和0.1枚比特幣的實體就增持了4萬多美元。持有0.1到1??枚比特幣的實體大幅增持了8.6萬美元。
自2013年底比特幣首次突破1000美元以來,這些實體的持有量從未出現過連續一個月下降。自2018年比特幣見頂,從近2萬美元跌至3000美元以來,實體持有增加了近50萬美元,每個月都有增長。
這不包括機構買家。盡管沒有實際數字,但還需要考慮的是,交易所上的比特幣也顯示散戶投資者正在增持。
小投資者也可以有大影響力。這些投資者是想從比特幣中分得一杯羹嗎?或者可能是交易員將收益轉化為比特幣?雖然這個問題還無法回答,但到目前為止,他們的行動還是相當準確的。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以太坊的交易量超過了比特幣,以太幣成為最大的加密貨幣并且其波動性低于比特幣可能只是時間問題。瑞銀策略師還指出,與比特幣和以太坊相比,大多數替代幣距離最近的歷史高點仍遠得多。
這就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是誰在購買比特幣呢?
據Ostapchuk稱,主要的比特幣買家仍然是中等規模的“鯨魚用戶”,他們持有1萬至10萬枚比特幣。
瑞銀的Ostapchuk總結:
“散戶趨勢低于正常水平,大多數加密貨幣的價格還有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