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碳達峰”大背景之下,ESG(即環境、社會責任及企業管理)理念逐漸推廣。基金公司布局ESG基金的力度加大,規模迅猛增長。但由于基金的行業配置差異較大,ESG基金的業績表現分化非常大。
據Wind數據,截至8月10日,在今年以前成立的101只ESG主題基金中(僅計算A類份額),有6只年內收益率超過40%,2只超過50%。其中,創金合信氣候變化A的收益率為54.08%。同時,也有部分ESG基金表現欠佳,7只年內收益率告負,表現最差的虧損7.8%,與領先產品相差逾60個百分點。
從持倉情況來看,業績領先的ESG基金多持有新能源概念股,創金合信氣候變化A、工銀瑞信生態環境均是如此。新能源行業符合環保、低碳的長期政策方向,近半年來板塊漲幅明顯。
與此同時,持有白酒股比例較大的ESG基金表現欠佳,還有一些持有了較多港股互聯網公司。今年以來,白酒板塊估值回調幅度較大,互聯網公司也因政策變動而面臨較大市場風險,這些因素嚴重拖累了重倉基金的表現。
作為ESG主題基金,ESG指標自然是重要的選股參考因素,不過基金經理享有較高的自由度,他們對行業配置的把握造成基金業績的明顯差異。
北京一中型公募權益類基金經理表示,“有的ESG基金,為了博收益,重倉ESG評級較低的股票。比如,不少ESG基金重倉的白酒企業ESG評級就不高。”
“我國ESG投資發展還不成熟,公募基金ESG投資以環保、低碳等行業主題基金為主,純ESG基金占比不高。由于基金經理對重倉行業的選擇存在較大差異,ESG主題基金的業績出現嚴重分化的現象也很常見。”上述權益類基金經理認為,隨著ESG評價指標有效性的逐漸增強,基金經理應當在選股框架中提高ESG指標的重要程度。
國金基金主動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國金ESG持續增長基金基金經理張航指出,近年來,主動披露ESG信息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符合ESG投資標準的標的也逐漸增加,投資端對ESG相關指標的重視程度也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