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風格快速變化,投資者去年追過的明星基金經理,有些今年出現較大業績回撤。到底該堅守還是該贖回?基金研究人士建議,投資者要了解清楚基金經理的風格,理性看待短期凈值波動。根據短期業績做頻繁的擇時往往適得其反,堅持長期投資、均衡配置更有價值。
理性看待短期波動
去年的市場明星,今年突然不香了。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中小盤今年以來虧損超9%,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等多只基金今年虧損均超10%,另有明星基金經理年內業績仍為負數。
基煜研究表示,從三五年的時間維度看,張坤、劉彥春等明星基金經理的業績仍然排名市場前列。他們的投資方法注重公司的競爭優勢,強調長期持有優質公司,所以他們在過去多年一直持有偏消費的“核心資產”,給投資者賺取了不錯收益。“但是可以看到,今年他們的產品業績表現一般,主要原因是今年市場風格發生了很大切換,消費板塊因為較高估值,短期面臨持續調整;而隨著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扶持力度加大,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大部分資金進入這些板塊。客觀來講,這批基金經理投資能力和投資風格并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在消費板塊中比較他們仍是非常優秀的。”
盈米基金研究總監趙玉斌認為,這是屬于正常的波動,市場風格在切換,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基金經理適合所有市場風格,基金經理業績波動也是正常現象。作為投資者,應該在投資之前就清楚基金經理適合的市場風格,接受短期內的業績波動。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稱,資本市場具有短期測不準和長期自我調節兩大特性,“我們經常會看到某類資產一段時間漲得特別好,之后又沉寂一段時間,這是資本市場運行的規律,尤其是在逐漸成熟、越來越有效的市場,更要尊重這些規律。”
基金研究人士:不建議擇時
很多投資者很迷惑,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該堅持還是贖回?
基煜研究建議,投資者需要多方面分析,更加看重基金經理中長期的表現;市場短期的波動往往不可預測,可以看到,雖然這些明星基金經理今年業績表現平平,但是他們的管理規模并沒有發生較大變化,他們的投資風格也沒有出現較大漂移,說明市場上的投資者仍然選擇相信他們,因為在長期的維度,這些基金經理證明過自己能夠選出好公司,為投資者賺取收益。這其實也說明現在市場上的投資者更加成熟和理性。“在具體操作上,建議投資者能夠分散投資組合,均衡配置各個板塊,比如高景氣度的新能源板塊、低風險的‘固收+’產品,這樣投資組合綜合收益表現會更加平穩,持有體驗也會更好。”
劉亦千表示,投資是長期行為,而資本市場具有短期測不準的特點,根據短期業績做頻繁的擇時往往適得其反,提倡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合理配置,注重多元配置和對風險的控制。“基金經理的業績不僅受能力圈影響,還受價值取向影響。有些基金經理偏好策略輪動,有些基金經理偏重長期增長,各有特點。除了重視歷史長期業績外,投資者還要多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策略方法,尋找理念交集。”
趙玉斌稱,投資者在購買基金之前就要清楚了解,是否認同該基金經理的邏輯、投資理念等,在對其風格有清楚了解和認同的同時,也要接受他可能短期落后市場的可能性,并且要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我們經過分析眾多虧損客戶的行為發現,資金錯配是基金投資虧損的重要原因。對于權益基金投資來說,至少需要持有3年以上才能大幅提升獲得正收益的概率。因為市場短期的波動無法預測,基金經理的風格是否能夠匹配上當前市場的風格也無法預測,所以對于投資者來說,清楚自己投入資金的使用時間規劃,在投資前清楚了解基金經理的風格和投資理念,并堅持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