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是匯添富價值領先發行的最后一日,即使由頂流胡昕煒掌舵 ,該基金也未能提前達到50億份的募集份額上限。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1月,有包括史博、馮波等明星管理的諸多百億級別規模的基金誕生。
但是依托于以消費為代表的藍籌上漲大背景而發行的相關基金,在今年也遭遇了行情的打擊,包括許多百億基金在內的次新基金,成立迄今凈值增長率依舊為負,其中以重倉藍籌和互聯網龍頭的公司居多。
次新基金年內業績分化
首尾基金業績差距約為76%
通常情況下,度過“封閉期”、正常開放申贖業務的基金被稱為次新基金。為了方便統計,記者對年內成立的次新基金和尚處于封閉期的“新基金”一并展開研究和統計。由于成立時間差異,記者發現它們的業績也是分化明顯。
截至8月13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數量為425只。由于各只基金的成立時間不一,所以統一按照年化收益率統計,次新基金中表現最為出色的是長江新能源產業,截至8月12日收盤,該基金自4月14日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率為57.87%,年化收益率為110.44%。而業績表現最差的南方匠心優選自2月2日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率為-18.06%,年化收益率約為-27.72%。
對此,格上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岳坤中表示:“今年上半年,消費行業受制于上游原材料漲價和需求疲弱雙重因素而表現較差。以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行業為例,食品飲料最大跌幅33%、家用電器最大跌幅31%。因此,那些擅長消費行業的基金經理,年初新成立的產品會有一定的虧損。”
次新基金業績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以新能源為主的高成長持倉和以消費為主的大藍籌持倉的較量,而受到反壟斷的影響,互聯網主題基金也成為了排名落后的一類主題次新公募產品。
據記者統計,當前業績排名靠后的次新基金主要集中在春節前成立,也就是1月和2月上半月成立的基金普遍表現欠佳。究其原因,知名分析師常玏對記者表示:“市場的發行永遠是順人性的,經歷了2020年和今年1月的藍籌大漲后,基金發行也迎來了火熱階段,而且發行的基金主題多半也與此相關。但是后來市場不斷震蕩,投資者的投資熱情也出現下降,基金發行規模再度下降。”
但是,后續市場熱點快速切換,新能源板塊上演王者歸來,半導體板塊在缺芯邏輯下持續走紅,軍工板塊實質性受益于定單增長,科技成長領域上演了熱熱鬧鬧的群雄爭霸,這也導致了年初順應核心資產藍籌思維成立的公募新基金遭遇到尷尬。舉例來說,明星基金經理史博的南方興潤價值一年持有和馮波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兩者的發行總份額都將近150億份,但是截至8月12日收盤,它們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率還依舊停留在負數上。
不過記者也發現, 同一位基金經理今年所成立的兩只次新基金還是差異明顯,比如李曉西。今年由他掛帥的兩只次新基金已經拉開了收益上的檔次:1月成立的華泰柏瑞質量領先最新的凈值仍在面值之下,8月12日的最新凈值為0.9304元;3月底成立的華泰柏瑞質量精選最新凈值為1.1293元,已經實現盈利。從兩者二季報來看,基本都是新能源+醫藥的相似畫卷,或許業績差異只能用入場時點解釋。
信達澳銀新品冰火兩重天
鄒運新品業績不佳再發新品引質疑
不僅是李曉西,信達澳銀基金今年也存在著類似的場景,馮明遠的明星效應并不能代表所有新基同步受寵。
在公司今年新發基金中,業績表現出色的基金就包括5月25日成立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精選和1月22日成立的信達澳銀星弈,它們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51.86%和49.29%;而成立于3月2日的信達澳銀至誠精選則表現較差,年內的凈值增長率只有-9.38%。
雖然都在今年上半年成立,但是不同的投資方向也決定了它們截然不同的命運。首先聚焦業績表現相對出色的產品,新能源精選是由李博和曾國富共同管理的主題類基金。由于成立時間較晚,該基金尚未披露季報,但是不論從基金名稱還是基金亮眼的業績來看,新能源相關的股票想必是其最主要的持倉。
此外,績優次新基金信達澳銀星弈則由明星基金經理馮明遠掌舵。作為公司的權益一哥兼新晉副總,今年以前在管基金數量已經達到7只,而今年1月他又擔綱了新品信達澳銀星弈的基金經理;此后,6月30日,他管理的另一只產品信達澳銀領先智選也強勢出爐。
從業績上看,“一拖九”并沒有使馮明遠分身乏術導致業績下降,反而在新能源和半導體的輪番上漲助攻下,二季度末他的管理規模接近300億元,強勢躋身于內地頂流公募明星的行列。
但是,在管理基金數量較多的情況下,基金經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選股同質化的問題:他所管理的8只基金都選擇重倉寧德時代和京東方A,三利譜、三環集團、法拉電子、德賽電池、創世紀同時被他管理的7只基金重倉,聞泰科技則被6只基金同時重倉。固然新能源賽道是近幾年大熱的黃金賽道前景光明, 但是過于集中的板塊屬性偏好也埋下了隱患,基金業績可能因短期內重倉板塊的波動而凈值起伏較大。
對比來看,基金經理鄒運則相形見絀。資料顯示,次新基金信達澳銀至誠精選就是由他單獨掌舵,截至8月12日收盤,成立以來-9.38%的凈值增長率對應年化收益為-19.68%,其在1788只同類基金中只排在了第1629位。
從持倉來看,該基金二季度以消費等藍籌類股票為主的持倉暫時碰壁。在其前十大重倉股中,有8只年內都出現了下跌,其中,長春高新的跌幅超過了30%,五糧液(000858)、老窖、騰訊、華潤啤酒、茅臺(600519)和青島啤酒的跌幅也均在10個點以上。而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表示:“站在二季度末來看,消費及部分優質藍籌公司再一次被市場拋棄,很多機會可能就來自于堅守和人棄我去。”但是他的堅守,至少 短期內效果并不顯著。
記者查閱其管理的各只產品二季報發現,雖然基金經理只有2年多的管理經驗,但是判斷其能力圈集中在消費為主的核心資產上。其中,信達澳銀紅利回報是他的代表作,鄒運目前管理該基金所取得的任職回報約為125.28%,但是今年均遭到當頭一棒,目前該基金凈值年內回撤了2.18%,他管理的另一產品藍籌精選的凈值增長率也回撤了2.46%。
如是背景下,鄒運在8月5日再次出任了新基金信達澳銀品質回報的基金經理。當前,基金經理或許可以規避如至誠精選那樣高位建倉的風險,但是,投資者的申購熱情或許也不如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