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蕩的市場下,新能源板塊仍然表現亮眼,成為今年最火爆的板塊之一。這波新能源熱潮會持續到多久?哪些細分領域值得關注?后續應如何投資?我們邀請到博時基金新能源投研一體化小組組長郭曉林為您解讀。
1、為什么新能源行情近期較為火熱?今后是否會持續?請您和大家分析一下市場的行情。
答:新能源行情從去年就開始了,年初經歷了一波下調,為什么這兩個月又很快漲起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從年初以來每個月,我們看全球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每個月的同比增長都是非常快的,而且在國內還是會維持環比持續生長的態勢,直到7月份,雖然數據上環比沒有繼續增長,但是同比還是比較高增長的數字。第二,從最近發布的一些企業的中報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的公司可以用“爆表”兩個字來形容,業績增長都很大。
這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今年這個行業確實是兌現了去年的預期,持續的高增長加上各種政策,包括歐洲持續還在強化推行碳中和的目標,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的燃油汽車已經是非常確定的趨勢。從科技行業歷史上來看,一個新的技術趨勢起來之后,基本上不會再重新的顛覆回去。
現在就是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市盈率從10%,慢慢到20%、30%、50%,今年全球5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相對全球乘用車的銷量占比大概是6%—7%這樣的水平,所以這個行業還是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尤其是現在短期數據佐證了這個行業確實有爆發的可能。再加上最近大家看到很多經濟數據趨弱了,其他行業可能相對講業績預期會慢慢增速降下來,這時新能源汽車板塊就顯得尤其突出,資金集中涌入這個行業,使得這個行業最近有了特別大幅度的上漲。
2、短期不管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來買新能源,這種資金的涌入是不是會造成一些風險和波動呢?
答:因為A股的投資者結構跟海外市場不太一樣,有我們特殊的投資者結構,同時A股確實是投資者很多時候比較喜歡看短期、中短期,導致了一個方向熱起來之后很多人都會追進來,那可能會出現某個方向股價波動比較大的狀況。但是有一點需要說明,首先大家可能一直有迷思,漲多了一定要跌,或者所謂的均值回歸,但是這后面其實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我們股票最終賺的是什么錢?其實股票你最終賺到大部分錢是經濟增長或者產業增長帶來的錢。股票上漲不一定會跌回去,因為有可能它背后代表了這個行業確實是持續增長的,那漲上去的市值就不會再跌回來。所以新能源確實是這個狀況,短期交易面過熱波動也會加劇,但是這不代表行業有很大的問題。我們確實看到這個行業今年出現了大的爆發,而且這個爆發不是一個短周期的爆發,不是說因為某些局部的供需原因導致,更重要的是它這種長期成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即使短期出現了波動,長周期角度講這個行業依然會持續向上,如果你特別執著于短期,那很有可能規避短期的一點小的風險,但錯過的是更長期上漲的機會。
3、很多人了解新能源都是從新能源車開始的,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這是大家生活當中能接觸到的應用場景,除此之外它的應用方向還有哪些?
答:新能源包含兩個大的概念:一個是新能源汽車,另外是新能源發電,區別于傳統用化石能源燒煤,包括水利發電這樣的新能源,這種新能源一般指的光伏、風電以及一些更新的生物質能,但是那種規模比較小,我們通常從投資意義角度上講我們會投的新能源發電,一般是指風電和光伏。
新能源其實還包含了一些與整個碳中和相關的板塊,比如有些行業傳統是用了很多高耗能的行業,現在在碳中和背景下面,它需要把它用碳排放削減,原來可能是燒火電或炭,現在就需要用新能源的工藝或者新能源的電來替代它傳統的能耗,這可能也是我們認為的新能源投資可能會涉及的范疇。
4、鋰也是最近大家關注的重點,您認為近期鋰價快速上行的原因是什么?
答:鋰電池板塊近期表現較好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國內外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初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產業鏈各環節高度景氣,體現到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都呈現高速增長,同時國內外車廠也都積極推出新能源相關的車型,行業未來幾年都將持續高成長;另一方面,海內外都在持續加強碳減排碳中和的政策,歐盟近期提出了一攬子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目標是實現2030年溫室氣體55%的減排量,美國也提出了2030年零排放汽車占比50%的目標,在強力政策的推動下,車廠積極向新能源方向轉型,推動電池企業積極擴產,預計行業未來幾年都將保持高速的增長,對板塊未來的樂觀預期推動了這一領域近期良好的表現。
5、鋰是一個什么樣的元素?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優勢呢?您認為他是不是能在未來新能源車電池上得到廣泛應用?
答:一個元素如果想成為好的能量載體,就要有盡可能小的體積和重量,對應的即是原子相對質量要小,得失電子能力要強。什么樣的元素會符合這樣的要求,像元素周期表中前幾個氫氦鋰鈹硼碳,只有氫和鋰是最適合的,他們又正好是元素周期表前兩個元素,所以你會發現氫燃料電池,氫能也是一直被大家討論的話題,除了氫之外最好的元素就是鋰了,鋰的好處是鋰在地球上的儲量是足夠多的,它只是開采上有難度,它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代的能源金屬。
現在所有的新能源汽車無論你看哪條技術路線,無論你講磷酸鐵鋰還是三元電池還是未來的固態電池,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是用鋰的,所以鋰肯定是一個重要的能源金屬。
6、鋰的提取比較難,那是不是意味著有很多來做鋰液提取的這些企業他們的成長空間會非常大呢?
答:鋰資源存在的形式一般是兩種:一種是礦石里,在礦山里把它挖出來。另外一種是鹽湖鋰,用吸附法或者萃取法等各種各樣的化學的方法進行分離,把鋰資源提取出來。但是無論是鹽湖或者是礦山,開采都是有一定難度的,比如說環境資源的制約等。所以這里面擁有一些比較好的鋰資源的公司,我們看到中國企業在過去幾年里一直持續的在尋求鋰資源的布局,只要他們的成本足夠低,我覺得它未來是可以享受到這個行業持續增長的。
7、另外一個資源是鈷,它跟鋰的上漲邏輯是一樣的嗎?
答:從金屬的邏輯角度講,他們的長期邏輯基本上第一就是用量有沒有增長?第二是看供需關系,這是決定中短期的價格走勢,這兩個因素結合利用。鈷之前也是非??春玫囊粋€金屬。電池現在有兩種技術,一種叫做磷酸鐵鋰,一種是三元電池,因為三元電池能量密度高,里面三元是正極材料里用到三種金屬,其中一種是鈷,鈷也是一種稀有的金屬元素,它在地球里面的儲量不算很多,所以是一種小金屬。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家都覺得用量會大,因為鈷傳統用到兩個領域,一個是硬質合金,比如一些刀具、機床等工業用途;另外一種是用在消費電子,比如手機、筆記本電池用的是鈷酸鋰,這是以前鈷最大的用途。
如果三元電池未來是行業的主流,鈷的用量會很大,但是金屬供給量又很小,很受限,所以我們看到17年鈷價一路漲到7、80萬,現在是30萬,但是后來發現價格漲的太高了,大家在電池里面成本占比有點高,大家開始去鈷化,包括現在高鎳電池就是把鈷的比例下降,把鎳的比例提升,所以這樣鈷就面臨這樣的問題,長期來講它在電池里面的用量,單個電池里面的用量下降,但是整車的量還在增長,需求還是增長的。但是邏輯上比之前差了一些。
另外這兩年磷酸鐵鋰電池又重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鐵鋰是完全不用鈷的,這就使得鈷在需求上確實受到一點抑制,首先它的供給確實很有限,需求還在增長,所以我們看到今年以來鈷的價格漲了很多。這也是一個跟新能源相關的需求,只是說它邏輯上沒有鋰那么占優勢。
8、除了這兩種還有什么新能源是大家比較值得關注的?
答:新能源產業鏈我們分開講,比如說我們主要關注兩個方面,一個是新能源汽車,一個是光伏。汽車產業鏈我們一般比較關注兩種,一種就是有長期的alpha競爭力的公司,比如說它有比較強的技術壁壘,技術上明顯領先競爭對手,比如說電池領域有些公司是符合這樣的標準;第二種是做材料的,它的材料一般來講偏向大宗品,它的優勢是明顯產業鏈一體化,通過一體化做出了比較明顯的成本優勢的企業,這是我們比較看重的兩個長期的邏輯。
中短期來看,因為新能源汽車是制造業,以鋰和鈷為例,制造業有個特點是產能需要時間去建設,產能的投放和需求的增長不可能完全精確的匹配,所以我們會去尋找當前時間行業中哪個環節供需最好,或者競爭格局變好的。投資這樣的環節相對來講會獲得更多的超額收益。
光伏方面,今年光伏的上游原材料硅料漲了很多,所以把整個產業鏈的利潤都吞噬掉了,所以今年我們去投光伏會找一些不太受價格影響,不在光伏主產業鏈上,比如說光伏用到的電池組件中的一些輔材,像膠膜、逆變器等今年表現比較好,因為他們不受下游原材料的價格影響。但是如果拉長時間看,我們覺得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投資邏輯其實一直是降價、降本,因為光伏行業不同的需求,它的終端客戶是電站,電站關注的就是成本問題,所以這個行業中長期來講是要看技術如何驅動這個行業成本下降,所以我們會去找能夠推動新技術發展,把成本降下來對應的公司。
9、對新能源車的產業鏈您是怎么看的?如果大家想買入新能源,您覺得最重要的風險點是什么?
答:目前來看整個產業鏈是處在一個全面景氣階段。因為現在行業需求其實很強,而且我們一直在跟蹤各種各樣車廠的新車型,通過目前看到情況來說,無論是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還是海外的這些車廠,包括新勢力,他們在下半年三四季度都會推出很多非常好的新車型,這會進一步刺激行業的銷量增長。從而使得明年整個行業有一個非常好的持續銷量增長。
供給端在去年疫情影響下,很多制造業擴產進程都較慢,可能需求起來的時候大家發現沒有供給,所以你會看到很多產業鏈上各個環節在漲價,漲價對晶圓廠是有利的。但是如果一個方向它已經漲價到一個階段,后續這個產業鏈壁壘又不高,大家很容易能擴產擴出來,那它其實是有很大的風險,尤其是你買到一些產業鏈里沒有什么成本優勢的企業。這種時候你如果還去追,那也要想清楚很有可能一旦供給起來,這些環節可能就會瞬間逆轉。所以在追熱門行業時,我們要想清楚你是否真的了解這個領域,是否知道這個行業的供需格局是什么樣?它什么時候會發生逆轉?這也是為什么投資最好是交給專業的投資者,因為我們對這個問題會有比較客觀的評估,不會受情緒影響。
10、科技行業可能跟其他行業又有不一樣,它的門檻是較高的,您認為好公司的標準是什么?
答:第一,我們會從公司的管理層角度去評估,其實管理層有很多評價的因素,比如說你這個管理層制定價值鏈的能力,他對行業發展方向判斷的能力,這是可以通過長期跟蹤得到這個結論,它對產業的預計能力有多強,落實到企業日常生產管理經營的細節能不能做好,這是通過每個季度從各類運營指標可以觀測出來。另外可以觀察出來他們管理層制定的目標最后怎么拆解、怎么實現,這個是落實到它的執行力。同時,我們也要觀察管理層是否制定一個很好的公司激勵機制,能夠讓整個公司很好的動員起來,這些是首先我們評判一個公司最重要的標準。
第二點就我們分析這個行業,公司業務格局怎么樣?它是一個同質化大宗的產品,還是有技術壁壘的產品?有技術壁壘你就要研究它是否技術領先同行,這個技術領先能否持續?和同行間的差距是縮小還是在擴大?如果你是同質化產品那你要想想它是不是有成本優勢?它成本優勢來源于是什么?是因為它有一個不一樣的供應還是因為某些垂直一體化的資源整合,又或者說它的管理和生產效率就比別人高??傊阋邆淠撤N競爭優勢。
第三,我們要觀察細分行業當前的景氣度。有的公司確實很好,但是短期面臨無論是產能限制或者需求的限制,那它可能中短期在幾個季度里面景氣度會比較弱,它的生產經營中短期的數據會比較弱,這時我們可能就要動態的評估調整,我們希望找到本身是好公司,而且當前經營情況也是往上走的公司。當然,我們組合里也不完全都是一定要景氣度向上,有些時候我們也會提前去布局一些景氣度還沒有那么好,但是我們預期在一兩個季度內就能逐步往上,而且估值合適的公司。
總結一下就是,一是領導力,二是競爭優勢,第三是景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