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8日,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下簡稱“協會”)在前海深港基金小鎮舉辦“協會成立一周年慶暨深圳私募行業發展座談會”,深圳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李至斌,深圳金融局黨組書記舒毓民出席,11家核心會員單位同場熱議私募行業如何自律發展。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在私募行業風險凸顯、私募監管困局待解的大背景下,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于2020年8月18日在深圳證監局指導下應運而生。這是全國首家由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作為業務主管單位指導設立的地方私募基金行業協會,實現了深圳私募行業自律與監管有效銜接的新突破。
成立一年以來,該協會秉承“服務、協調、自律、先行”的宗旨,實現會員數量增長3.8倍,達到510家(人),普通會員管理基金規模約1.83萬億元,占深圳轄區比重79.95%。特別會員包括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科技公司、銀行、券商等,轄區私募生態圈基本形成。
過去一年里,在深圳證監局指導下,該協會圍繞“監管助手”、“服務能手”、“發展幫手”的職能定位,充分參與“優化私募基金市場準入環境”、“優化創投企業市場準入和發展環境”等深圳綜合授權改革試點政策的落地實施,努力探索深圳私募基金商事登記與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協調銜接,積極推動加速打造深圳國際風投創投中心。具體舉措主要有:
首先,為切實履行“監管助手”職責,在前端,該協會及時將新設私募機構納入行業自律管理,針對新設私募機構核心人員舉辦系列培訓活動,把好入門合規關;在中端,積極探索搭建“監管+自律”模式,配合監管推動私募機構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該協會督促黃色機構整改轉綠;在后端,該協會開展私募機構風險摸排工作,全力參與相關機構風險處置工作,并積極開展多渠道多方式的投資者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實現風險排查及投教宣傳雙管齊下。
其次,為實現向會員單位許下的“服務能手”承諾,該協會一年內積極走訪會員單位263家,積極為會員單位創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針對性強的溝通交流平臺,成立以來成功舉辦各類型高端論壇、專題培訓、講座、沙龍及大型文體活動16次,獲得會員單位的高度認可。
此外,為更好發揮行業“發展幫手”作用,該協會強化正向激勵機制,探索制定會員“白名單”制度,鼓勵頭部私募機構做優做強;積極組織核心會員單位聯合開展9項涉及行業發展共性問題的專項調研課題,積極為會員和行業發聲。該協會還成功舉辦數次產融對接會,對接多地市領導和地方金融局,讓會員單位的資金和項目能夠更好地“引進來”與“走出去”。
展望未來,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表示,將把握好深圳“雙區建設”的發展機遇,以實際行動有效助力深圳市綜合授權改革試點工作。努力做到黨建引領的“先鋒效應”,形成輔助監管的“輻射效應”,發揮優化服務的“示范效應”,凝聚協同發展的“賦能效應”,不斷開拓創新、勇立潮頭,為推動深圳私募基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