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基金熱度不減。在三季度剩下時間里,新發基金數量將高達212只,權益基金依然是主力軍,不僅瞄準了新能源車、芯片半導體等高成長賽道,還有劉格菘、茅煒等“頂流”基金經理坐鎮。
基金經理認為,結構性機會依然會持續,相對更看好成長風格,具有“全球比較優勢”的中國制造業,以及國產品牌崛起帶來的新能源和智能化大變革趨勢,存在可觀投資機會。
212只基金密集發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市場上有159只基金“正在發行”。以8月19日為認購起始日統計,9月30日之前還有53只基金明確了發行檔期。這意味著,三季度剩下的時間里,基金發行數量將達到212只。
從基金類型看,權益基金依然是發行主力軍。以53只“蓄勢待發”的基金為例,其中就包含了10只股票型基金和36只混合型基金(其中有25只是偏股混合型基金)。進一步看,權益基金瞄準的依然是熱門主題賽道。
首先是熱度最高的“碳中和”相關主題。海富通碳中和主題混合基金9月6日發售,聚焦新能源車賽道的華夏新能源車龍頭混合基金于8月23日起發售。建信智能汽車股票基金和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聯接基金,兩者均設置了80億份募集上限。
其次是芯片半導體等科技主題基金。華夏基金旗下的華夏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和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聯接分別于8月19日和8月23日發售,均限售80億份;創金合信芯片產業股票基金則于8月24日發售。
劉格菘、茅煒等“頂流”基金經理紛紛坐鎮新基金。其中,由劉格菘管理的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將在8月23日發行,該基金設置了150億份的募集上限,是53只基金中募集規模上限最高的權益基金;由茅煒聯手李健共同管理的南方均衡優選一年持有也在8月23日發售,募集上限為120億份。
需考慮“風格切換”因素
華南某券商人士馬濤(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新發基金依然鐘情于高成長賽道,這契合了當下的市場風格。但基金從發行到成立、建倉有個時間過程,屆時市場風格會如何演繹,是投資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當前結構性行情的背后有基本面背景。”南方基金權益投資部執行董事、基金經理駱帥指出,影響市場風格的主要因素是流動性和不同板塊之間的盈利增速差。疫情影響之下,全球央行保持了相對寬松的流動性,有利于成長風格;盈利方面,受疫情影響,二季度以來經濟總需求較弱,相比之下成長類板塊的增速較為突出,新能源、半導體以及一些受益于產品價格上漲的行業,成為了市場風格熱點。
有權益基金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的行情演繹趨于極致,可謂是“有鋰走遍天下”。但投資是一個不斷“比價”的過程,極致化行情演繹到一定程度后,將會大概率發生風格切換,這在當前階段需要特別警惕。
創金合信碳中和混合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曹春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風格切換不同于一兩個星期的反彈,其一般具有一定的持續性,需要基本面支持(包括業績、短期景氣度、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如果一個調整很久的行業,短期基本面發生巨大變化,有可能出現風格切換;但如果基本面沒有變化,最多只是超跌反彈。
依然看好成長風格
海富通國策導向混合基金經理胡耀文認為,接下來結構性機會依然會持續,相對更看好成長風格,但資金可能會在不同細分領域之間切換和輪動。
以新能源車為例,曹春林直言,短期內無需過于擔心“風格切換”。短期內(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而言,新能源汽車是最好的行業之一,只要行業基本面表現強勁,就不會發生風格切換。在“碳中和”相關主題賽道中,依然看好新能源車板塊。
但曹春林也提醒,當市場出現風險時,通常最先被拋棄的就是有瑕疵的品種。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資邏輯是通過降價來促進需求快速釋放,而今年以來行業個股普漲,其中很多是受益于“漲價”的個股,但“漲價”邏輯不會長久,這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風險點所在。
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擬任基金經理劉格菘則表示,接下來看好具有“全球比較優勢”的中國制造業,其競爭格局還在進一步優化過程中。隨著全球經濟從疫情中不斷復蘇,這類制造業資產的盈利預計能夠保持比較長的景氣周期;與此同時,這類制造業資產的估值擴張并沒有脫離景氣區間,相當一部分資產還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南方均衡優選一年持有擬任基金經理茅煒表示,比較看好國產品牌崛起帶來的投資機會。比如,新能源和智能化大變革提速了汽車國產化進程,這類因素將對產業格局帶來中期維度影響,存在進一步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