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8月24日首批創業板注冊制企業掛牌上市以來,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已穩健運行了一整年。談起過去一年對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感受,二級市場投資者普遍從最初的忐忑轉為如今的認可。
讓投資者認可改革成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最直觀的指數表現來看,截至昨日收盤,創業板指過去一年累計上漲25.12%,不但在A股各大股指中顯著領跑,更在全球主要指數中漲幅位居前列。
個股層面熱點紛呈,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符合國家產業升級方向的企業漲幅突出。過去一年中,182只注冊制發行的創業板股票平均較發行價上漲160%,愛美客、中偉股份等在上市后走出翻倍行情;其余存量創業板股票平均上漲18.42%,陽光電源大漲超過640%拔得頭籌。
更重要的是,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提升了資本市場整體功能,提高了投融資效率,激發市場活力。
共成長 “小巨人”做優做強
創業板是助力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的重要平臺。在相關企業獲得資本賦能從而發展壯大的同時,參與其中的二級市場投資者也獲利頗豐。
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上升到國家層面的大背景下,創業板助力專精特新“小巨人”做優做強的效應凸顯。
據統計,目前已有13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創業板上市,IPO融資金額合計579億元。其中創業板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中包含了2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IPO金額合計156億元。
創業板是助力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的重要平臺。在相關企業獲得資本賦能從而發展壯大的同時,參與其中的二級市場投資者也獲利頗豐。
張志洲是一位具有20多年投資經驗的資深股民,他對創業板中的“小巨人”企業情有獨鐘,最近持倉中創業板占到八成倉位。在談到對于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看法時,他多次提到了“共贏”二字。
“創業板實施注冊制,對于我們這樣具有多年投資經驗的人來說是好事。”張志洲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更加嚴格,投資者憑借自己努力學習到的專業知識有了用武之地。注冊制讓更多投資者學會與公司共成長,從而形成了共贏的良好氛圍。”
張志洲通過多年來的專業知識積累,對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財報有著獨到的見解,并據此形成了自己穩健的盈利模式。他今年以來一直重倉持有某家從事風電軸承業務的創業板公司,因為在財報中看到了小盤、績優、高成長、壁壘高、凈資產收益率高等特點。事后來看,這家創業板“小巨人”企業股價漲勢喜人。
如同張志洲這般熱衷挖掘創業板中小市值企業的投資者,邏輯多數建立在創業板“小巨人”優異的基本面表現上。
據統計,目前創業板13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2020年平均實現營業收入7.50億元,平均同比增長11.36%;平均實現凈利潤9698.99萬元,平均同比增長1.12%。其中,頭部公司業績增長顯著優于平均水平。創業板市值排名前20名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平均實現營業收入8.57億元,同比增長27.26%,高于板塊平均水平;平均實現凈利潤1.80億元,同比增長32.52%。
促升級,要素資源集聚快
作為創業板“一哥”,寧德時代今年股價屢創歷史新高,年內漲幅接近50%,公司總市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最新報1.22萬億元。寧德時代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杰出代表,體現了我國在動力電池產業鏈上已經取得的領先優勢。
創業板運行十余年來,吸引了各行各業企業到創業板上市。在實施注冊制后,要素資源進一步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以高端制造為代表的優勢行業在創業板中加速集中,有力促進了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效率提升。
截至8月23日,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達1011家,總市值13.15萬億元。其中注冊制下上市公司182家,總市值1.88萬億元。部分大市值核心資產繼續構成支撐創業板市值不斷抬高的中流砥柱。目前創業板共有18家千億市值公司,多數分布在高端制造領域。
作為創業板“一哥”,寧德時代今年股價屢創歷史新高,年內漲幅接近50%,公司總市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最新報1.22萬億元。寧德時代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杰出代表,體現了我國在動力電池產業鏈上已經取得的領先優勢。
上海菁上甲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軍在講述創業板的獲得感時,著重提到了寧德時代這個案例。在她看來,隨著國家碳中和目標明確,與光伏、鋰電、氫能、儲能等有關的新能源革命成為當下和未來最確定的賽道之一。
“寧德時代無疑彰顯了我國在鋰電池和儲能產業鏈上卓爾不群的龍頭本色。”劉軍如此描述,“而創業板提供了寧德時代砥礪奮進所需要的資本平臺,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給予其較高的估值,這也許是只有創業板才能給到它的底氣吧。”
當然,除了存量核心資產市值穩步攀升外,近一年注冊制下發行的不少創業板公司,也憑借優異的研發能力及所處賽道的領先優勢,成為眾多二級市場資金追逐的焦點。
從事醫美材料業務的愛美客被市場譽為“女人的茅臺”,其在去年9月通過注冊制發行登陸創業板后,股價持續穩步上揚,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已達到55%,公司最新市值1216億元。
江蘇地區某私募人士在愛美客上市初期便對其保持較高關注度并長線持有。在他看來,愛美客的優勢便是出色的自主研發能力,多個醫美產品都做到了“全國首個”。在登陸創業板獲得資本賦能后,愛美客的研發優勢和產能規模將進一步提升。募集資金的部分還將用于加強營銷建設,則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看變化,價值理念入人心 投資行為趨理性
隨著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實施,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規則帶動市場生態明顯改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投資行為漸趨理性。中小投資者陸續借道基金布局創業板,貫徹長期投資理念的外資同樣紛紛增持創業板股票。
創業板的前一輪“牛市”發生在2015年。當時投資者通過場內融資、結構化資管產品及場外配資等各種形式大規模加杠桿操作,最終導致了后來的異常波動發生。這場異常波動反映了當時市場的諸多不成熟,包括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備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場體系等。
隨著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實施,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規則帶動市場生態明顯改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投資行為漸趨理性。中小投資者陸續借道基金布局創業板,貫徹長期投資理念的外資同樣紛紛增持創業板股票。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同時涉及增量和存量市場。其中,存量創業板股票日漲跌幅限制從10%調整為20%,是影響投資者行為最為深刻的規則變化。在多位受訪人士看來,創業板股票20%幅度的漲跌幅限制,以及上市公司退市機制的健全,均宣示著價值投資理念在創業板的回歸。
方略資產創始人游蘭強始終秉承著長期可持續性投資的理念。他今年通過對公司的深入調研,發現某創業板疫苗企業存在比較大的市場預期差,隨后堅定布局該疫苗股,今年已收益1倍左右。目前,創業板股票占方略資產總持倉約30%。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一年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個股漲跌幅度限制變為20%,這讓大部分機構更加謹慎地去做選擇,使得優質資產變得更具吸引力。”游蘭強向記者表示,“從這點來看,目前機構資金集中于核心資產的趨勢仍將延續,但聚焦的板塊和行業在不同階段會有所不同。”
中和應泰旗下的引石資產投資風格以價值投資為主,目前創業板股票在其持倉中占比達到四成。中和應泰研究部經理鄭憾表示,今年以來創業板行情的賺錢效應還是比較明顯的,其中半導體、新能源等行業的表現尤為突出。
對于創業板實施注冊制后的感受,鄭憾表示創業板的交易活躍度被顯著激活了。
“因為之前經過2015年的異常波動,很多投資者對于創業板信心不足,而且之前的上市審批制度也造成市場沒有活力。”鄭憾認為,“而在實施注冊制后,一些有代表性的龍頭公司陸續登陸創業板,給整個板塊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同時過去簡單炒小炒消息的邏輯,也因為退市制度的優化而受到抑制。”
作為堅定貫徹價值投資理念的長線資金,外資在過去一年中也持續加碼創業板股票。
截至8月20日,外資通過滬深股通渠道持有創業板股票超過69億股,對應持股市值達到4044億元。其中,寧德時代北向資金持股市值達715億元,位居所有A股的第3位;邁瑞醫療、匯川技術、先導智能北向資金持股市值均超過200億元。
謀未來,資源配置高效率 孕育A股新“核心”
伴隨我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新經濟增長動能已漸露崢嶸。“科創硬實力”“盈利真本事”將成為未來A股核心資產行情的主導,而創業板無疑是未來核心資產的重要孵化器。
回首過去一年,參與創業板的投資者獲得感頗豐。展望未來,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日臻完善、資本市場功能有效發揮,二級市場投資者對創業板紛紛寄予厚望,憧憬繼續分享科創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個人投資者張志洲表示:“如今的創業板,我看到了一大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的企業,如專精特新‘小巨人’,各種細分行業的‘獨角獸’等。創業板助力這些企業發展壯大,也讓更多投資者參與優秀企業的發展中去,形成了投資者與企業共贏的良性循環機制。”
張志洲相信,今后隨著更多社會資本、家庭資產加大對創業板優秀公司股權的配置,二級市場還將繼續享受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劉軍感嘆:“創業板是一束光,既照亮了創業者的舞臺,也指明了投資者的理想花園。”在她看來,只要是對公司基本面進行過深入研究并持續跟蹤的投資者,都將能夠深切感受到創業板的賺錢效應。
中和應泰研究部經理鄭憾堅定認為,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讓更多新的優秀成長型公司不斷上市,未來漲幅十倍乃至百倍的大牛股,很大概率會產生于這些新公司當中。“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而如何把握就需要我們有探索行業的能力和發現價值的投資眼光。”
富國創業板兩年定開基金經理曹晉強調,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需要看得更遠,甚至要對產業未來5年至10年的發展情況、市場規模等做出更深入的研判。這也要求機構重視研究、長期跟蹤,才能優中選優,實現長期價值。
縱觀創業板過去一年的運行軌跡,事實充分證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提高了我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優化了市場的上市公司結構。伴隨我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新經濟增長動能已漸露崢嶸。“科創硬實力”“盈利真本事”將成為未來A股核心資產行情的主導,而創業板無疑是未來核心資產的重要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