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波動較大,不少小伙伴吐槽自己是在“無效上班”、“自費打工”。而另一邊,“進可攻、退可守”的“固收+”產品卻火了。2021年二季度,超過95%的“固收+”產品獲得了正收益。有18年從業經驗的固收老司機、嘉實基金固收+投資總監胡永青曾介紹,“固收+”產品的特點是攻守兼備,控制跌幅的同時增強業績的進攻性。與權益資產(冷熱變化過大)相比,期間跌幅相對較小;與純固收資產(過于冰冷)相比,收益相對較高。
對于二季度以來市場震蕩,胡永青在基金中報中整體判斷,中國經濟下半年仍將保持復蘇的態勢,但在增長動能上有所趨緩,受商品房銷售增速下滑和調控政策加碼壓制,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長動能將邊際回落,而基建與制造業投資對經濟的拉動有望邊際上升;消費受制于儲蓄意愿上升等修復緩慢;出口紅利減弱,關注金融市場動蕩和一帶一路的債務風險,關注核心供應鏈是否會出現短缺,未來更加以內循環為主,重視自主創新,同時海外政治經濟環境或更加嚴峻。
政策面,胡永青認為,全球大放水和供需錯配產生輸入性通脹,中國 PPI 向 CPI 傳導短期不暢,對下游形成明顯擠壓,貨幣政策兩難,短期收緊概率不大、大幅放松概率也不大。體現在股票市場,胡永青預計,區間波動的概率較大。在整體震蕩和估值擴張受限的背景下,結構性機會長期存在,雖然廣義流動性收縮對大盤不利,但結構性機會突出。具體到債券市場,債市多空因素皆有,碳達峰、碳中和對 ppi 的影響仍大,同時由于上半年地方債發行進度較差,判斷后續供給壓力將提升,但債務、經濟下行壓力又無法承受收益率的大幅上行,判斷整體債市震蕩,信用風險仍持續。
這種顛簸和分化的行情下,其實更適宜將固收打底+權益增強的“固收+”策略產品作為底倉配置。“每個人都想登上金字塔塔尖,而我們選擇做堅實的塔基,服務于更多的穩健投資者。”為此,胡永青領銜的嘉實固收+戰隊,更傾向于通過精心打造的“1+N”固收+策略,來給投資者提供有溫度的“固收+”。主要是在信用債等固定收益的標的基礎上,通過權益、轉債、打新等多種資產力爭增強收益。
9月8日,胡永青掌舵的“固收+”新品——嘉實穩健添利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013189)將全面首發。信用債投資方面,僅投資于債項評級不低于AA的信用債;股票倉位上限為40%,還能參與港股投資,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不超過股票資產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