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的影響下,巨無霸基金往往很難找到大量值得投資的標的,其業績表現常常不如中等規模的基金。如果管理基金規模迅猛增長,基金經理可能會面臨投資難題。
最近幾個月,大量基金開啟限購,績優基金、迷你基金也加入“限購潮”,推動年內開啟限購的基金數量突破1200只。業內人士分析,這一舉措意味著,更多的基金公司為長期收益穩定性愿意主動放棄短期規模增長,這有助于維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多只績優基金加入“限購潮”
據數據,截至9月4日,年內至少有1200只基金宣布(不同份額合并計算)暫停大額申購或暫停申購。
其中,537只基金的限購原因為保護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穩定基金規模,或追求平穩運作,還有13只QDII基金因外匯額度限制而暫停大額申購或暫停申購。
自今年6月起,基金限購迎來高峰。以暫停申購起始日計算,今年6月,暫停大額申購或暫停申購的基金數量在年內首次突破200只。7月及8月,宣布暫停大額申購或暫停申購的基金數量均超過250只。在剛剛開始的9月,截至本月4日,已有75只基金暫停大額申購或暫停申購。
今年開啟限購的基金中,不少是業績排名靠前的績優基金。其中,富國天豐強化收益于9月3日暫停大額申購,該基金為一級債基,截至9月3日的年內收益率為10.93%,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10%;中庚小盤價值于9月2日暫停申購,該基金為普通股票型基金,截至9月3日的年內收益率為64.58%,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2%。
在年內收益率超60%(截至9月3日)的基金中,長城行業輪動、前海開源公用事業、金鷹民族新興、寶盈優勢產業A等基金也于近期開啟限購。
近期也有迷你基金開啟限購。8月31日,華安安華靈活配置混合公告稱,將于9月1日起暫停大額申購,限購上限為50萬元。此前,由于機構持有人大舉贖回,該基金資產規模曾出現驟降,從去年四季度末的12.36億元下降至今年二季度末的1245萬元。北京一大型券商基金投顧業務負責人表示,“迷你基金限購的邏輯與規模較大的績優基金不同。迷你基金凈值波動受大額申購的沖擊更大,限購可能主要是為了避免這種現象。”
避免規模短期猛增 維護持有人利益
管理規模增長會為基金公司帶來直接的收益,但短期規模的迅速增長卻容易加大投資難度、攤薄持有人收益,因而備受市場追捧的績優基金時常會主動限購。
上述基金投顧業務負責人表示,“尋求業績和規模的平衡,往往是績優基金限購的重要原因。基金規模迅速增長可能會帶來短期的收入提升,但卻不利于基金的長期投資,也可能會對基金的長期收益造成負面影響。此外,對于一些機構較為偏愛的產品,設置的單日限購金額有時為1萬元或5萬元,這種申購規模限制其實并非針對散戶,而是怕機構的大規模申購會造成持有人收益被攤薄。”
一績優FOF基金經理指出,“當前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的影響下,巨無霸基金往往很難找到大量值得投資的標的,其業績表現常常不如中等規模的基金。如果管理基金規模迅猛增長,基金經理可能會面臨投資難題,這也是限購的重要原因之一。”
“績優基金主動開啟限購,這意味著相對于規模和管理費的迅速增長,基金經理更看重基金業績的可持續性,更看重自身的受托責任和持有人利益。這有助于打破基金公司‘唯規模論’的怪圈,也是基金行業良性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上述FOF基金經理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