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完畢。下半年以來,醫藥行業跌幅較大。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近2個月申萬醫藥生物指數下跌17.76%,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列26位。創金合信醫療保健基金經理皮勁松表示,過去的2019年和2020年,醫藥行業漲幅較大,特別是2020年市場整體上漲,導致不少醫藥個股今年估值相對較高,而近期集采政策對情緒面影響較大,加上當前市場處于存量博弈狀態,新能源、半導體等板塊賺錢效應很好,資金撤離醫藥板塊。
從近期醫藥行業半年報披露看,醫藥行業整體業績符合預期,一些景氣度高的細分領域,如疫苗、CXO(醫藥研發外包)、醫療器械等保持較好的盈利能力。2021年上半年,醫藥上市公司整體收入增速約24%,利潤總額增速約3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利潤增速約40%,呈現良好的增長。參考2021年一季度30%的收入增速、71%的利潤總額增速、76%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利潤增速,二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2020年疫情影響下基數因素的影響。可以看出,因去年醫藥行業盈利能力較強,今年增速存在一定的壓力,不過經過近期的調整,不少醫藥行業核心資產的估值更為合理,預計下跌空間不大。目前醫藥行業內部結構分化明顯,高增長的好公司估值偏高,成長性稍弱或者短期經營困難的公司估值折價。
醫藥是一個受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近幾年藥品審評、審批,醫保局成立后藥品招標等政策的變化,對行業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如何理解集采等一系列政策引導背后的邏輯對投資至關重要。皮勁松表示,集采的初衷是倒逼醫藥企業加速轉型升級,“藥品帶量采購、高值耗材集中采購常態化,仿制藥和醫療器械等產品的價格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會影響成熟藥品和耗材市場規模,通過壓縮仿制藥領域的利潤,鼓勵產業升級。”
今年二季度,第五批藥品帶量采購結果公布,中選價格平均降幅56%;人工關節國家集采方案公布,分組規則和中選率較預期緩和,骨科創傷耗材集采也即將落地,由于采用差額競價,最終降幅還需觀察。談及集采對相關企業的中長期影響,皮勁松認為,概括說集采政策對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更有利,這方面行業已達成共識,只有研發能力強的企業通過不斷尋求新增長點,才能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資料顯示,皮勁松是中國藥科大學碩士,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先后任職于中藥固體制劑國家工程中心、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從事技術開發工作,2012年4月加入東莞證券研究所任研究員,2014年8月加入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研究員、投資經理,現任創金合信醫療保健、創金合信醫藥消費基金經理。皮勁松自2018年10月31日起任創金合信醫療保健基金經理至今,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該產品A份額期間(2018.10.31至2021.8.31)回報率為209.84%,超越業績基準達153.7%。
談及自己的投資風格,皮勁松自稱是一個相對穩健、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投資者,看重公司質地、行業地位,偏好競爭力強、壁壘高的公司,以經營趨勢、估值等安全邊際指標保護組合。在他看來,選公司首先是選管理層,經營能力強、靠譜的管理層是公司保持競爭力的關鍵,需要從管理層過往履歷、經營業績、市場口碑等多方面考察。具體到公司選擇,要研究行業發展趨勢、競爭格局、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再和各種財務指標相互印證,多角度綜合分析,選到好投資標的概率更高,同時保持對行業和公司的密切跟蹤。
在控制回撤方面,皮勁松認為,作為股票型基金經理,一般較少通過倉位調整控制回撤,主要通過均衡配置、精選個股來控制風險,“配置一部分的核心資產,也會配置性價比高的二線板塊、二線公司,因為醫藥板塊跟其他競爭格局比較穩定的行業不同,整體成長性較好,板塊里的中小公司成長性也不錯,所以經過深入研究,可以從中精選出性價比高的中小市值標的。”
展望今年下半年,皮勁松表示,醫藥行業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小,預計整體保持穩定增長,但是板塊內領域分化明顯,仿制藥、部分高值耗材受集采政策影響壓力較大,政策免疫的領域如醫療服務、創新藥、消費醫藥持續高景氣,預計能保持快速增長。四季度市場有望估值切換,當前看好疫苗、創新藥、CXO、醫藥器械等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