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年初成立煤礦“軍團”之后,華為復制“軍團”模式進入四個領域數字化。10月11日,華為發文,正式成立海關和港口軍團、智慧公路軍團、數據中心能源軍團和智能光伏軍團。
新成立的四個“軍團”,一把手都通過內部公開競聘產生:華為企業BG(業務集團)數字化與技術服務部原總裁荀速擔任海關和港口軍團CEO,華為政企業務部原常務副總裁馬悅擔任智慧公路軍團CEO,華為中東地區部原總裁楊友桂擔任數據中心能源軍團CEO,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數字能源公司)原首席運營官陳國光擔任智能光伏軍團CEO。楊友桂和陳國光兩人均向華為數字能源公司總裁侯金龍匯報。
3月,華為首次成立煤礦軍團,由華為運營商BG原總裁鄒志磊任董事長。華為CEO任正非曾在采訪中解釋,“軍團”模式來自美國互聯網公司谷歌,是把基礎研究的科學家、技術專家、產品專家、工程專家、銷售專家、交付與服務專家全都匯聚在一個部門,把業務顆粒化,縮短產品進步的周期。
此次成立的四大軍團,華為此前已經布局。華為一直在推港口的無人化,通過5G技術,讓龍門吊操作員轉到辦公室內,遠程操控集裝箱的起落,同時讓裝載集裝箱的骨架半掛車實現無人駕駛。智慧公路主要做的是道路監測等技術。在數字能源領域,華為一方面幫助電信運營商等,打造低碳節能的數據中心,另一方面在銷售光伏逆變器。華為的逆變器約電視大小,主要用在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能將光伏發的直流電轉化為交流電,在該細分領域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是否做‘軍團’,主要看科學家是否需要編進最前線的作戰團隊,如果需要就采用‘軍團’模式,如果不需要就采用矩陣的業務模塊模式。”任正非表示。
在實施軍團模式之前,華為內部的組織架構將研發與銷售分開,由ICT產品解決方案等部門負責產品研發,由運營商BG、企業BG等面向電信運營商等客戶銷售。但隨著5G技術商用,華為需要幫助各龍頭企業先行先試,優先落地5G應用,再進行行業推廣。有華為員工告訴記者,軍團模式類似于獨立的事業部,通過提升內部溝通效率,對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實現單個突破。
以煤礦軍團為例,5月,華為煤礦軍團與國有的神東煤炭集團成立智慧煤礦聯合創新項目組,共同研發解決方案,以解決礦山安全問題。神東煤炭集團是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的骨干煤炭生產企業,地處蒙、陜、晉三省區能源富集區,主要負責國家能源集團在神府東勝煤田骨干礦井和山西保德煤礦,是中國首個2億噸煤炭生產基地。
在9月的發布會上,華為與國家能源集團聯合發布了基于開源鴻蒙系統開發的礦鴻操作系統,用于煤礦井下的液壓支架主控器、工作面通訊控制器、巡檢機器人等設備。神東煤炭集團董事長李新華稱,下一步將采用華為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網絡設備、云/AI算法模型等全套技術,打造國內首個“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