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NYSE: WMT)將供應商業務部從中國轉移,引發供應鏈遷移誤讀。10月9日,一封沃爾瑪向供應商發送的郵件在網上流傳。郵件顯示,該公司供應商業務部(Supplier Enablement Team)已從中國搬至印度,并在通知后附上更新后的電話與電郵聯系方式。
沃爾瑪中國方面回應記者稱,將供應商業務部遷址這一消息理解為“沃爾瑪全球供應商總部從中國搬到印度”是完全錯誤的。并稱供應商業務部隸屬于沃爾瑪總公司,和沃爾瑪中國是獨立的。
此次向供應商發送郵件通知的是Walmart Global Sourcing,這是沃爾瑪旗下處理供應鏈事務的一個分支機構,涉及遷址事宜的供應商業務部是其下屬部門。該部門主要工作內容是以數字化的方式將供應商與供應鏈進行對接,也就是對以客戶訂單為依據,跟蹤產品及服務運作流向的“跟單”行為進行監督。
一名接近沃爾瑪人士稱,郵件中提到的“Supplier Enablement Team”并非“全球供應商總部”的角色,而是相當于全球采購系統的其中一個支持性職能部門,從中國搬到印度的具體原因并不清楚。
對于沃爾瑪遷址供應商業務部的原因,沃爾瑪中國方面并未正面回答,但提出,一些跨國公司也會把客服中心、呼叫中心之類的放在印度,從英語使用的角度更方便。
一位中國的沃爾瑪供應商向財新記者確認收到上述郵件,但表示這一通知目前對業務影響并不大,因為整個銷售流程都在沃爾瑪自建的供應商系統中完成。
沃爾瑪1962年在美國成立,1996年在深圳開設其位于中國的第一家沃爾瑪購物廣場及山姆會員商店。2003年,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截至目前,沃爾瑪在中國100多個城市擁有400多家門店及20多家配送中心。
近年來,沃爾瑪積極拓展印度業務。2020年12月10日,沃爾瑪于官網發文宣布,到2027年,沃爾瑪自印度的進口總量將增長至目前的三倍,達到每年100億美元。文章寫道,這是對印度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的持續崛起的認可。
2018年5月,沃爾瑪在與亞馬遜、eBay的競爭中勝出,正式宣布以160億美元收購印度本土電商巨頭Flipkart約77%的股權,剩余部分股權由當前投資者繼續持有,包括Flipkart聯合創始人比尼·班薩爾(BinnyBansal)、騰訊、老虎環球和微軟。
在一份聲明中,沃爾瑪表示其長期目標是支持Flipkart發展成為一家上市子公司。同時,沃爾瑪預計印度電商業務的發展速度將達到整體零售行業的4倍。
據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的數據,2014年和2015年,印度的線上銷售增速均達到100%。2016年及2017年,由于受到監管限制,增速分別下降至39%和26.4%。
沃爾瑪在中國市場關閉大量門店引發關注。2016年至2020年間,沃爾瑪在中國已關閉超過80家門店,與租金上漲承壓有關。8月3日,沃爾瑪北京朝陽店發布停業公告,宣布該店于2021年8月10日起停止營業。至此,沃爾瑪在北京還剩10家門店,包括沃爾瑪購物廣場7家、山姆會員店3家。8月以來,重慶等地也傳出關店消息。
據沃爾瑪披露,從2020財年一季報開始,中國區的毛利率連續十個季度下滑。8月17日公布的2022財年二季報(2021年5月至7月)顯示,在中國,沃爾瑪的凈銷售額同比增長6%,主要來自山姆會員店兩位數的銷售額增長,新會員注冊量增長一倍有余,但增長部分被沃爾瑪大賣場客流量疲軟帶來的影響所抵消。
一名快消品供應商告訴記者,大賣場業態的日子并不好過,尤其是外資,沃爾瑪有一部分經銷商也在清場,逐漸不再供貨,這是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