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德科立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德科立深耕光電子器件行業二十余年,主營業務涵蓋光收發模塊、光放大器、光傳輸子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通信干線傳輸、5G前傳、5G中回傳、數據鏈路采集、數據中心互聯、特高壓通信保護等領域。
目前,德科立與中興通訊、Infinera、Ciena、烽火通信、諾基亞、ECI等多家全球主流電信設備制造商、國內三大運營商和國家電網等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毛利率呈上升態勢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德科立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4.23%、31.00%、34.35%及34.59%,呈逐年上升趨勢。德科立表示,高速率光收發模塊毛利率較高,其營業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是主營業務毛利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目前,德科立核心產品主要應用于光通信領域,下游應用行業相對集中。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1.85億元、2.72億元、4.74億元和2.44億元,占同期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9.77%、70.17%、71.34%和63.65%,客戶集中度較高。
業績方面,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德科立營業收入分別為2.65億元、3.87億元、6.65億元、3.8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415.71萬元、4665.49萬元、1.42億元、6730.4萬元。
招股書顯示,中興通訊是德科立第一大客戶,其中2019年和2020年中興通訊銷售占比均超過50%。德科立表示,主要系公司下游客戶行業特征決定。從全球市場看,電信設備生產商具有較高的行業集中度,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通訊等廠商占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德科立已與中興通訊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交易價格公允。
德科立實際控制人為桂桑、渠建平、張劭。三人系多年同事,為一致行動人。桂桑、渠建平、張劭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方式合計控制公司36.33%的表決權。無錫泰可領科實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控股股東。其中,周建華、王飛、深創投、紅土湛盧、聯通中金為最近一年新增股東。
擬募資10.3億元
德科立此次擬募資10.3億元,用于高速率光模塊產品線擴產及升級建設項目、光傳輸子系統平臺化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得益于5G建設加速、有線寬帶需求穩步提升、數據中心投資需求持續增長,光通信行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帶動骨干網、城域網和寬帶接入網的建設和升級,為高速率光收發模塊、光放大器及光傳輸子系統產品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國內廠商在全球光收發模塊市場中的份額提升明顯。根據ICC發布的《2021全球光通訊市場分析與預測》,2020年全球前十大光收發模塊廠商中,有五家是中國企業,市場份額合計占比達40%。
德科立指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是在公司現有業務的基礎上,為滿足市場需求,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特點,以現有技術為依托實施的投資計劃,對公司適應光電子器件市場需求、增強公司組合產品供應能力、提高公司整體研發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行業需求變化會導致業績波動。德科立指出,公司所處的光電子器件行業會受到下游5G市場以及終端消費市場需求變動的影響而呈現一定程度的周期波動。近年來,全球5G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中國5G產業在政府和資本的推動下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根據ICC預測,我國4G網絡建設周期約6-7年,在每年投資強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完成5G網絡總投資進程大約需要8至10年。如果未來下游5G市場的終端需求大幅減弱,技術應用不及預期導致行業景氣度下降,將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客戶集中度較高
招股書顯示,按照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客戶合并計算的口徑,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18492.33萬元、27186.09萬元、47418.24萬元和24380.25萬元,占同期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9.77%、70.17%、71.34%和63.65%,客戶集中度較高。
德科立表示,如果公司未來與該等客戶的合作發生不利變化且公司無法有效開拓其他客戶或現有客戶需求大幅下降,則較高的客戶集中度將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光收發模塊、光放大器、光傳輸子系統領域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核心技術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提升核心技術依賴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研發創新。公司表示,如果出現核心技術保護不利或核心技術人員外流導致關鍵技術外泄、被盜用或被競爭對手模仿的情形,則可能對公司的技術創新、業務發展乃至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較高的毛利率水平有助于公司保持優秀的服務水平與研發能力。公司提示,隨著未來5G建設的繼續推進以及行業競爭加劇,可能導致公司下游市場需求出現波動。公司的核心技術優勢、持續創新能力、成本管控水平等多個因素都可能影響公司毛利率水平,進而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8277.24萬元、7446.52萬元、13401.28萬元及22514.50萬元,應收票據賬面價值分別為6447.13萬元、14035.19萬元、18885.68萬元及14402.87萬元,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合計占各期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50.30%、54.41%、46.21%及51.87%。
公司表示,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占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較大。未來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的余額將隨之增長。如果主要客戶的財務狀況突然出現惡化,將會給公司帶來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無法及時收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