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聯網反壟斷勢頭愈演愈烈,在諸多開放iOS系統呼聲之下,蘋果公司10月13日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以安全為由反對開放iOS系統,稱繞開蘋果商店下載App將增加用戶風險。
在這份名為《側載風險評估》的報告中,蘋果稱,“安卓設備近日感染惡意軟件的次數比iPhone多15到47倍。有研究發現,98%的惡意手機軟件針對的是安卓設備”。
從第三方網站或非蘋果的應用商店下載App的行為,蘋果稱之為“側載”(sideloading)。蘋果iOS系統目前不允許側載,安卓系統允許側載。
蘋果報告稱,如果監管者強制蘋果支持側載而不允許附加任何保護措施,這將削弱用戶的安全保護,減少用戶下載App的意愿,更易產生知識產權侵害,對App開發者也不利。“側載將是用戶安全和隱私的退步。”蘋果稱。
蘋果在報告中還表示,若強制開放App第三方下載,即使用戶只想用蘋果商店,也可能受到傷害:有的App直接從蘋果商店退出,只能側載;惡意App可能通過山寨、虛假減價或增加新功能等方式,欺騙消費者用側載。
“Facebook這樣的公司都難免濫用側載。”蘋果舉例,大型公司可以獲得蘋果的執照,讓公司內部人士側載公司App,但Facebook利用執照,發起了一款“Facebook研究”的App,收集小到13歲的Facebook用戶的信息,蘋果因此吊銷了Facebook的執照。蘋果稱,部分執照還流入黑市,被惡意軟件非法利用。
蘋果同時指出,側載開放后,知識產權保護也將更加困難。網絡罪犯可能從第三方“轉載”原版App,讓原版App開發者收入流失,另一些則抄襲原版App的設計、商標、或內容,通過山寨來侵害知識產權。
側載開放與否直接關系蘋果利益。對于發生在蘋果iOS系統內的所有虛擬內容交易,蘋果會統一抽取流水30%的傭金,比如視頻的會員付費、游戲的道具購買等,市場將其形容為“蘋果稅”。對于年收入低于100萬美元的App,蘋果則收取15%的分成。若開放側載,則側載App將可完全繞過蘋果抽成。
一些開發者尤其是大公司希望降低或繞開“蘋果稅”,但一直難以撼動蘋果強勢地位。曾經在兩個互聯網“大廠”的法務部供職的王瓊飛表示,多年來,中國一直沒人告蘋果壟斷,“中國的開發者即便是大廠,由于嚴重依賴IOS渠道,基本上沒有人會去起訴蘋果。有開發者甚至擔心和《堡壘之夜》一樣,如果與蘋果對抗可能會導致app被下架。”
不過,亦有中小開發者支持蘋果。“大公司更在意蘋果商店的抽成,我們這樣的小團隊更在意開發環境,”獨立App開發者林毅對財新表示,蘋果開放將對大公司更有益,而小開發者則不一定。蘋果應用商店對小型App的推介制度相對公正,也有成熟的管理和申訴機制,因此獨立開發者并不一定希望蘋果完全開放。林毅在iOS系統開發的應用Offscreen曾被盜版“轉載”到安卓系統,他因此曾和安卓開發者對簿公堂。
近年來,全球要求開放iOS系統的呼聲漸起。歐盟于2020年12月推出《數字市場法(DMA)》草案,其中明確要求開放側載。該草案第六條1 (c)要求,除了可以在手機操作系統自帶的平臺上下載App,也應允許第三方的App或應用商店App的下載和有效使用。
《數字市場法(DMA)》草案針對經濟影響力大、市場地位牢固的大型網絡平臺,草案將其統稱為“看門人”(gatekeeper)。草案尚在歐洲理事會討論下,最后需經過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的共同確認,估將在2023年成為法律。
在音樂流媒體Spotify的申訴下,歐盟委員會于2021年4月初步判定蘋果違反歐盟競爭法。歐盟委員會稱,蘋果應用商店對競爭對手收取高額抽成,并禁止告知用戶有其他購買選擇。
美國、日韓近日亦以破除平臺壟斷為由,頻頻向蘋果、谷歌兩大系統商“發難”。短短兩周內,蘋果iOS系統應用內支付政策連續受到各國法律訴訟或監管調查的四次打擊,封閉的蘋果應用商店支付系統出現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