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高走。鋰電等新能源板塊繼續走強,寧德時代盤中漲近9%,股價逼近前期高點。煤炭股反彈,采掘板塊領漲兩市。半導體及芯片股走高,士蘭微逼近漲停。滬指震蕩拉升;在寧德時代等權重股帶動下,創業板指盤中漲超2%。盤面上,采掘板塊領漲。題材概念上,國家大基金持股、MCU芯片等概念漲幅居前。滬深兩市成交額較上一交易日明顯放量,北向資金小幅凈買入。
滬指收報3572.37點,漲幅0.40%;深成指收報14415.99點,漲幅0.52%;創業板指收報3276.32點,漲幅1.88%;科創50指數收報1363.16點,漲幅1.18%。
滬市成交4259.25億元,深市成交5631.37億元,兩市合計成交9890.6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8608.32億元明顯放量。
盤面上漲跌互現,采掘領漲,電氣設備、電子、有色金屬及汽車等板塊漲幅居前;紡織服裝領跌,交通運輸、輕工制造、建筑裝飾等板塊跌幅居前。題材概念方面,國家大基金持股領漲,MCU芯片、煤炭、中芯國際概念等概念漲幅居前;大豆領跌,人造肉、輔助生殖、醫美等概念跌幅居前。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財新記者表示 ,在昨天(10月14日)舉辦的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重申了“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綠色低碳”的立場,再次彰顯中國政府的決心。此外,此前新能源板塊因部分地區限電而導致的整體估值收縮,近期也得以修復,但是短期內、特別是入冬后,新能源板塊徹底恢復到此前的高位還不會很快實現。
近期生物醫藥板塊有所調整,通策醫療近兩日(10月14、15日)接連跌停。沈萌認為,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穩定,以及各種疫苗不斷推出,特別是各國開始陸續開放邊境恢復往來,對生物醫藥板塊的支撐情緒開始回落。與此同時,國家持續推動集采政策,也抑制了生物醫藥板塊的估值成長預期,除非后期疫情出現反彈或其他重大事件,否則生物醫藥板塊估值會回歸相對合理的區間。
山西證券策略分析師麻文宇認為,近期板塊輪動格局持續,市場未形成明顯主線。醫藥板塊長期高速增長邏輯不變,結合盈利預期來看,板塊估值處于極端低位,板塊將在消費復蘇帶動下迎來下一波上漲,重點關注創新藥板塊和消費醫療板塊。
麻文宇表示,從市場一致預期來看,估值和預期ROE相對位置與5月初水平相當,市場整體估值仍在合理區間,指數有繼續向上空間。第三季度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因素影響,周期上游題材表現強勢,結合相對漲幅、市盈率相對位置及經濟數據邊際變化來看,未來市場有望重回消費成長風格主線。
10月15日,亞太地區股市多數上漲。日經225指數收報29068.63點,漲幅1.81%;韓國綜合指數收報3015.06點,漲幅0.88%。截至財新記者發稿,香港恒生指數報25240.17點,漲幅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