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連續三個交易日現新股破發,“新股不敗”神話生變。
10月26日,“快遞智能物流裝備龍頭”中科微至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證券代碼為688211,發行價格90.2元/股,發行市盈率為61.31倍。首日開盤遭遇破發,微跌0.22%。
截止中午收盤報83.0元/股,盤中一度跌超10%至81元/股,以一簽500股計算,最低浮虧4600元。
昨天(10月25日),科創板凱爾達、創業板可孚醫療上市首日雙雙破發,二者分別低開4.9%、10.89%。截至當日收盤,可孚醫療下跌4.43%,而凱爾達成功翻紅,收漲10.76%。
此前,10月22日,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發,公司股票發行價70.9元,當日終盤報收66.03元,較發行價下跌6.87%。
又見新股破發
成立于2016年的中科微至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孵化的科技創新企業,主要從事智能物流分揀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及銷售服務,是國內智能物流分揀系統領域內領先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包括交叉帶分揀系統、大件分揀系統等。
中科微至主要客戶涵蓋中通、順豐、百世、申通、極兔、韻達、中國郵政、蘇寧、德邦、唯品會等國內主要物流快遞電商企業。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中科微至研發投入分別為0.21億元、0.78億元和1.07億元,年復合增速高達128%,營業收入分別為3.25億元、7.51億元和12.0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93%,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05%。
26日早盤,新上市的三只個股種,中科微開盤就跌破發行價,盤中一度跌超10%。截至午間收盤,報83元/股,下跌7.98%。
這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以來,第四只上市首日就破發的新股。
10月24日,中科微至發布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73億元,同比增長61.32%,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32.34%。
中科微至中簽號出爐時,曾被媒體成為“大肉簽”。
此外,昨天剛剛登陸資本市場的福萊蒽特,今早開盤直接跌停,首日炸板僅收漲24.8%。福萊蒽特發行價為32.21元/股,每簽1000股,按照今天午間收盤價計算,每簽盈利3970元。
A股新股接連破發
近期,市場一改往日的風格,新股申購已然不再是大肉簽,以昨日登陸創業板的可孚醫療(N可孚)為例,發行價格93.09元/股,首日(10月25日)收盤價為88.97元,跌幅達4.43%,以一簽500股來計算,當日虧損額達2061.94元,其中,可孚醫療開盤82.95元,跌幅一度達10.89%,若投資者開盤拋售新股,此時虧損則達5068元。
無獨有偶,上周五登陸科創板的中自科技同樣首日大跌且破發,也成為時隔兩年,科創板再度破發的新股,公司發行價為70.9元/股,截至昨日(10月25日)收盤價63.97元,以一簽500股計算,浮虧額已超3000元。
以往,新股上市往往迎來的是連續漲停,不乏有個股股價翻幾番,以今年表現最為亮眼的新股力量鉆石為例,首發日大漲11倍,按中一簽500股計算,中一簽盈利超過11萬元,為名副其實的“大肉簽”,若繼續持有至今,以昨日(10月25日)收盤價314.16元計算,股價較之發行價已漲超15倍。
對于接連出現新股破發,分析人士認為主要4方面原因:
1.注冊制改革取消了平均市盈率發行價這一紅線,因為市場化定價,導致部分新股發行市盈率偏高;
2.部分次新股全部網下發行,解禁壓力較大;
3.部分公司破發與冷門行業或行業處于下行態勢有關;
4.新股表現也與大盤相關,新股破發大部分出現在市場低迷的時候。
Wind數據顯示,截至25日,今年已經有36只新股破發,多數破發股具有一個共同特征:高價發行。
市場人士稱,隨著IPO快速擴容,新股不敗神話正成過去,在注冊制的背景下,打新一定要注意3個字——基本面。
機構認為,首日破發體現了注冊制要求下的“市場化定價”原則,打破“新股不敗”的思維定式,促使新股收益理性回歸。
德邦證券預計,未來打新收益的預期回報率降至5%以內,以打新作為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的絕對收益投資者考慮機會成本,或將逐漸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