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市場上突然有一家機構傳出:鋰電池龍頭企業已經從下半年開始導入天然石墨、10月份使用量已上千噸,預計11月份需求量進一步爬升到2000噸以上,在負極占比提升至10%以上,且五大基地皆有使用,說明其動力和儲能電池等皆導入了天然石墨。
該機構預計,天然石墨是以4:6或5:5的比例摻雜人造石墨使用,且主要用在鐵鋰電池。預計該企業明年天然石墨需求量在5-6萬噸,占負極需求20%,如假設該企業電池產量中70%鐵鋰占比、40%天然石墨摻雜率,即70%的鐵鋰電池負極采用天然+人造方案,預計帶來的成本降幅超過5億。假設該龍頭企業今年150Gwh電池產量,明年300Gwh電池產量,即21、22年人造石墨需求為14.4、24萬噸,即22年需求增速為74%。
該機構還表示,導入天然石墨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高性價比。受限電影響,石墨化加工費從年初的1.4萬/噸漲到2.6萬/噸,石墨化占人造石墨成本超40%,從而推升人造石墨價格;二是技術進步。天然石墨由于表面缺陷較多、與電解液相容性比較差,因此循環壽命較差,且膨脹系數大。但隨著這幾年天然石墨改性工藝的進步,像貝特瑞第三代天然石墨,通過人造化改性,性能提升,已接近人造石墨的性能。且隨著電池廠技術進步,電解液配方改進,循環壽命得到較好提升。
10月26日,針對“某券商電新研究團隊草根調研顯示,鋰電池行業龍頭企業正在大規模導入天然石墨,10月份使用量已上千噸”的報道,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回復中國證券報記者:“報告里說是寧德時代,內部確認了是假消息。”
10月26日早盤,寧德時代高開,截至發稿,報626.5元/股,漲幅2.58%,市值14591億元。盤中一度大漲4%,其股價續新高,最高報638.4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