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利辛農商銀行認真落實服務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切實擔負起因農而生、為農復興的責任使命,緊緊圍繞“創新、極速、貼心”的核心要義,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持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完善政策配套支持,走出了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的特色之路,為促進全縣農民增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發展貢獻了農金新動能。
圍繞“創新”內核,描繪支農振興“綠色”藍圖
科學謀劃,成立服務鄉村振興部,在繼承金融扶貧部原有職能的同時,持續擴大服務半徑,不斷強化組織保障;出臺《利辛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三年戰略規劃》《利辛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實施細則》,系統謀劃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及行動方案,形成時間表和路線圖,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落地提綱定調;創新開設“金農易貸”“我家亳州我要貸款”“手機銀行自主申貸”三大平臺,為客戶提供全覆蓋、一鍵化的信貸服務新體驗;在“金農信e貸”成功投放的基礎上,總結改進經驗,創新推出“金農企e貸”“金農商e貸”“金農農e貸”等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廣的專屬信貸產品,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創新實施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走千企、進萬戶”、陽光信貸三大服務鄉村振興工程,著力引領樹立村民誠信觀,構建良好的農村誠信信用體系,全面營造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創新駐村信貸聯絡員、包片金融助理和支行行長大客戶經理的“三大機制”,不斷延伸金融服務觸角,做好“三農”企業、行業、產業的金融顧問;創新推出“無還本續貸”,大力推廣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貸款到期臨時存在資金困難的三農、小微企業,做到應延盡延,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圍繞“極速”體驗,描繪數字振興“金色”藍圖
組織開展摸底調研,詳細了解農戶、農企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現代金融需求,推動實現電子金融產品的更迭換代,為服務鄉村振興夯實數字基礎;精準投放金農便民寶、金農惠民寶、金農e助手和社區e銀行等主打電銀產品,以新農保和社保卡為主要服務增長點,通過設立“駐村服務經理”和“駐村客戶經理”“雙經理”崗位,提供現代化金融服務;推動“3+2”數字產品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擴大云收單、云繳費“兩朵云”的覆蓋區域和“金農云享、金農云智、金農云數”“三大平臺”的服務應用,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平臺支撐;精選網點,布放智能柜員機,開設“超級柜員”,充分發揮數字產品的貼心便捷功能;持續拓展金農信e付的商戶數,積極推薦優質“三農”商戶入駐“社區e銀行”的“精品預售”“名優特惠”版塊,以極簡金融、極致體驗提升廣大客戶的現代金融體驗;積極打造“掌上銀行”“指尖銀行”,加大對手機銀行的推廣應用,實現數字產品與傳統存貸產品的互融互通。
圍繞“貼心”要義,描繪普惠振興“紅色”藍圖
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金融服務“家家到”活動,通過強化地毯式走訪、不間斷回訪,有效提升服務鄉村振興活動的廣泛性和多樣性;成立86個金融服務小分隊,為全縣163個大聚居的農村社區提供均等化的現代金融服務;堅持“一個支行一個愛心志愿服務隊”理念,充分發揮支行的支點功能,累計為364名無法到網點辦理業務的群眾提供上門服務,共開展各類金融知識宣講活動436次,引導居民捂好“錢袋子”、防范資金詐騙等,真正做到服務于民、惠及于民;秉承“一鳥兩翼”的服務新理念,確立了一手抓農村金融綜合服務工作室,一手抓金農信e家建設的“兩手抓”思路,瞄準異地搬遷、產業集群而形成的人口密集區域,設立364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工作室,在人口外流嚴重的“空心村”交集區域,設立91個金農信e家,有效擴充了服務輻射半徑;開設不動產抵押登記便民服務點,縮減客戶辦貸時間,提升貸款辦理效率;通過優選人員、優配崗位、優設設施,全力打造鎮(鄉)——(社)區——村(莊)等覆蓋三級的金融服務網絡,充分發揮流動服務+拎包服務的組合服務功能,為身體不便、交通偏遠的農民落地解決實際難題;厘定存貸款和電子銀行產品的布放計劃,發揮支付結算系統的便捷性能,構建全行的金融產品體系網絡,分階段推進金融服務的側重點,形成齊抓共推的有力局面,在全縣的鄉鎮范圍內形成網格化的金融服務新常態,真正實現了打通“最后一步路”的普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