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的不到2.8萬元/噸,到10月25日的逾8萬元/噸,除草劑草甘膦國內均價今年以來的漲幅已接近200%,相關上市公司由此紛紛交出了亮麗的三季報。其中,和邦生物第三季度凈利超過過去3年凈利潤總和,興發集團、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等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均有數倍增幅。
“很多企業的訂單已經排到年底了。今年行業幾乎沒有新增產能,在成本推動、海外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草甘膦價格有望繼續上漲。”一家從事草甘膦原藥生產的上市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草甘膦價格有望保持強勢
業內人士認為,草甘膦價格一路飆漲,主要得益于產能有限、需求增加造成的供不應求。
在供給端,目前全球草甘膦產能約110萬噸/年,除了孟山都公司的38萬噸/年產能位于海外,其余約70萬噸/年產能均在我國。我國生產的草甘膦平均80%以上都出口到巴西、美國、阿根廷等轉基因農作物生產大國。
在需求端,2020年以來,由于全球極端天氣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對糧食安全問題更加重視,草甘膦的國際需求大大增強。中信證券認為,草甘膦的需求增長,還源于短中期糧價提振帶來的種植面積增加,以及對部分高毒農藥的替代,如百草枯等。在這一背景下,草甘膦價格中樞有望持續上行。長期來看,草甘膦價格跌破2萬元/噸的局面將很難再現。
招商證券在研報中認為,四季度為農藥市場出口旺季,今年草甘膦生產商訂單較多,銷售壓力不大,同時在限電、環保等因素影響下,企業開工負荷下降,草甘膦價格有望繼續強勢運行。
龍頭企業三季報業績亮眼
據了解,目前國內草甘膦產能主要來自興發集團、江山股份、福華通達、新安股份、和邦生物等龍頭企業。受益于草甘膦等核心產品景氣度提升,相關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大增。
在生產草甘膦的上市公司中,和邦生物前三季度業績增幅領跑。受草甘膦等主要產品價格大漲提振,和邦生物前三季度銷售毛利率達40.44%,同比增加20.92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68億元,同比增加81.5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20.1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扣非凈利同比大增11倍以上。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99億元,已超過過去3年凈利潤總和。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今年草甘膦計劃產能為5.8萬噸。
興發集團和新安股份同為“硅+磷”雙主業驅動,在磷化工和有機硅產業高景氣度的加持下,今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均有大幅增強。
作為目前國內草甘膦產能最大的生產企業,興發集團現擁有18萬噸/年草甘膦產能。根據公司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5.8億元,同比增長8.9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88億元,同比增長近6倍。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47億元,同比增長506.88%,環比增長71.37%。
新安股份披露的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3.2億元,同比增長41.1%;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億元,同比增長713.7%。其中,第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56億元,同比增長562.9%。據悉,公司現有草甘膦產能8萬噸/年,年產量在8.5萬噸左右,每年另外購1萬多噸原藥用于制劑生產,年銷售量折合草甘膦原藥近10萬噸。
江山股份在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7.93億元,同比增長27.2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5億元,同比增長超1倍。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2.18億元,同比增長超3倍。此前,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正在推進與福華通達的資產重組工作,將在相關審計、評估工作完成后,再次召開董事會審議本次交易相關事項。據悉,若完成資產收購,公司將擁有不少于29.5萬噸/年農藥原藥產能,其中草甘膦原藥產能為22.3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