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國平安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三季度,平安集團總資產首次突破10萬億元,近10.08萬億元;但與此同時,三季度由于投資表現不佳拖累凈利潤,同比下降31.2%;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0.8%,主要原因系上半年對華夏幸福的減值計提。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集團歸母營運利潤同比增長9.2%至1187.37 億元;但歸母凈利潤816.38億元,同比下降 20.8%,主要受公司對房企華夏幸福相關投資資產進行減值計提等調整的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兩度就華夏幸福做出計提減值,其中股權類計提減值144億元,債權類計提減值215億元,總計為359億元。
就第三季度單季來看,中國平安的歸母營運利潤369.01億元,同比增長7.3%;但歸母凈利潤236.33億元,同比下降31.2%,主要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當季公司對華夏幸福相關投資資產的撥備(包括減值計提、估值調整及其他權益調整等)無重大變化。
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平安壽險的新業務價值(NBV)為352.37億元,同比下降 17.8%。壽險代理人數量也在持續下降,截至三季度末為70.6萬人,環比降19.5%,同比降31%。營運利潤為736.84億元,同比下降2.3%,
平安稱,NBV的下滑主要是因為公司推動隊伍結構優化,代理人數量下滑對新業務價值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營運利潤則主要受新業務增速下滑、保單繼續率波動、去年同期新冠肺炎疫情下客戶理賠減少帶來的賠付差較高等因素影響。
不過,平安的壽險改革何時才能真正顯效,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國泰君安非銀分析師劉欣琦團隊在研報中分析指出,NBV及人力大幅下降,表明平安現有的渠道模式與客戶需求不匹配的情況上沒有本質改善,新單及新業務價值率均承壓。考慮到平安人力大幅下滑及轉型仍在進行中,調低全年NBV預期至兩位數負增長。其預計,2022年平安的開門紅在人力規模下滑以及2021年同期高基數的背景下仍然面臨較大壓力,后續重點關注隊伍分層進行化經營帶來的質量提升,以及差異化產品+康養的競爭優勢。
中信建投分析師則認為,雖然平安的代理人人數下滑,但預計人均產能可以提升約20%左右,當前改革在試點營業部已有所體現。當前受人力基數效應影響、NBV增速承壓,但公司提升渠道產能的戰略人家持續、業績也將逐步實現。
財產險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平安產險實現原保費收入1993.43億元,同比下降9.2%;但整體綜合成本率為97.3%,同比優化1.8 個百分點;營運利潤132.83億元,同比增長20.2%。
投資端來看,截至三季度末,中國平安的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近3.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約3%。2021年前三季度,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4.2%,同比下降了0.3個百分點;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 3.7%,同比下降了1.5個百分點。
中國平安在財報中指出,2021 年前三季度,海外資本市場總體上漲,主要經濟體無風險利率由上行轉為震蕩;受制于疫苗供給不均衡,發達經濟體經濟活動恢復相對好于新興經濟體。國內經濟主要受產業調控和局部疫情反復的影響,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市場利率震蕩、股票行業板塊分化、指數波動加大。公司保險資金投資組合投資收益率受資本市場波動及投資資產減值計提增加等因素影響,有所承壓。
雖然保險業務承壓,但平安在銀行業務方面表現不錯,整體經營穩健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1271.90億元,同比增長 9.1%;實現凈利潤291.35億元,同比增長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