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名度最高的、面向華人的境外互聯網券商富途控股和老虎證券,股價再次受到輿論沖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近日表示,“從業務實質看,跨境互聯網券商屬在我境內無照駕駛,屬非法金融活動。”
10月28日美股盤前,富途控股和老虎證券的股價都下跌超過20%。
孫天琦是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外灘金融峰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他說,部分境外證券經營機構在未取得境內相關牌照、僅持有境外牌照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平臺,主要專門面向境內投資者提供境外證券投資服務。例如,美股、港股交易服務,屬于“跨境交付”范疇。跨境互聯網券商客戶快速增長,多來自我國境內。
“據專業媒體報道,注冊在開曼群島的A公司存量入金賬戶80%來自我國境內,注冊在香港的B公司為55%。從業務實質看,跨境互聯網券商屬在我境內無照駕駛,屬非法金融活動,這種定性與資本項目是否完全可兌換無關。”孫天琦說。
10月14日,人民網發布了題為《財經觀察: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在即,跨境互聯網券商何去何從?》的文章。文章稱,《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在即,立足于美港股市場的跨境互聯網券商再度走上風口浪尖;在法律明確了個人信息跨境提供規則的背景下,內地公民的個人信息出境問題或將成為提供美股、港股等全球主要市場股票交易服務的互聯網券商將要面臨的新考驗。富途控股和老虎證券的股價當天大跌。
此前報道,嚴格按照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規定,中國內地居民只能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以基金的形式間接投資海外市場股票,或者通過有一定門檻的“滬港通”“深港通”機制,直接買賣香港市場的標的股票。
內地居民想要在境內合法合規地直接炒美股,法理上是行不通的。跨境炒股,多年來一直處于中國證券監管和外匯管理之外的灰色地帶。那些實際在中國境內獲客的境外互聯網券商,之所以至今仍未被中國監管部門取締,最重要的一條保命法則便是:開戶和交易都在境外的關聯公司和境外服務器實現,中國境內實體只負責技術支持和研發——而這并不會被認定為證券業務。同樣,在外匯監管方面,境外互聯網券商在中國境內保命的另一條法則是不幫客戶換匯。
孫天琦表示,數字環境下,金融牌照的地域邊界和客群邊界的實現,需要監管部門下功夫。功能監管要落地,不能說“牌照不是我發的,不歸我管”,也不能以“人手不夠”搪塞,人在“陣地”在。嚴厲打擊互聯網平臺上的違法違規行為,一定要“打早”、“打小”,因為互聯網上的散播、擴張速度很快。對于違法違規行為必須重罰,依法追究相關單位、人員的刑事、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