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論壇于27日在浙江杭州舉行。以“新格局 新使命 新擔當”為主題,該論壇聚焦自貿試驗區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賦能自貿試驗區發展等重要議題,為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商務部主管領導、各自貿試驗區代表、自由貿易試驗區領域的專家學者、中外知名企業代表等參加了論壇。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紹,2021年前9個月,21家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實現了全國16.5%的外貿規模,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國比重達到18.1%,為全國穩外貿、穩外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認為,自貿試驗區的發展和成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離不開中外企業家的參與和投資,也離不開智庫、專家學者的建議。“政府、企業、智庫人士相聚一堂,共商中國自貿試驗區發展大計,很有價值。”
現場,商務部自貿區港司司長唐文弘,浙江省自貿辦主任,浙江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盛秋平,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等嘉賓,圍繞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浙江自貿試驗區的特色化發展之路等主題發表主旨演講。
唐文弘表示,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的起點上,應以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在提升開放水平、推進制度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促進國內國際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規則相聯,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發揮好改革開放排頭兵的示范引領作用,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樞紐。
放眼中國的自貿試驗區,浙江自貿試驗區自誕生以來便是一個相對特別的存在。2017年,浙江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自此走出了一條無中生有、聚氣發展的特色化發展之路。
盛秋平介紹,2020年可謂是浙江自貿試驗區的轉折之年,取得了賦權和擴區兩大歷史性的突破,開啟了浙江自貿試驗區2.0版新一輪特色化發展的道路。
盛秋平說,“十四五”期間是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將深化五大功能定位建設,著力打造“三個自貿區”金名片,即數字自貿區、油氣自貿區和樞紐自貿區。
在專題論壇中,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朱克力,浙江大學經濟學教授、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陸菁,河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軍,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主任趙士玉,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魏學彬等嘉賓,分別就數字經濟與自貿試驗區未來發展、對接高標準自貿協定 促進自貿試驗區建設、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引領加快制度型開放、自貿試驗區綠色低碳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對接融入自貿區高水平建設“空中絲綢之路”等話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之后的圓桌論壇中,北京、上海、大連、廈門、杭州等自貿試驗區代表就打造“數字自貿區”分享了觀點;連連集團總裁辛潔,絲路研究院院長張湧,“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產業園區共同體秘書長、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副總楊益,浙江工業大學教授、博導、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宣琦教授等嘉賓就數字新時代背景下的數據產業發展及信息安全開展了深入探討。
論壇現場還發布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1》。據悉,該報告系統梳理和總結了2020年中國自貿試驗區的建設進程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