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21年一季度的短暫收縮后,銀行理財規模持續回升,并于三季度創下新高。
11月1日,中國理財網發布《2021年三季度理財市場數據分析》(下稱《報告》)稱,截至9月底,共337家機構有存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27.95萬億元,同比增長9.27%。
這一規模較2020年末的25.86萬億元、2021年3月底的25.03萬億元、2021年6月底的25.08萬億元有大幅上升,比二季度末規模增長了11.44%,創下近年來理財規模的新高。
《報告》還披露了理財公司的情況。截至9月底,理財公司共獲批籌建29家,21家正式開業,產品存續規模達13.69萬億元,較2021年年中增長36.75%,同比增長2.75倍。隨著理財業務的轉型與理財公司的發展,理財公司市場份額占比增加,占比達48.97%,成為理財市場絕對主體。
產品方面,轉型過渡期收官在即,凈值型產品規模上升,占比達86.56%,較去年同期提高26.08個百分點;同時,新產品規模增加,老產品加速退出理財市場,理財市場轉型進程有序推進。
《報告》稱,單只理財產品募集規模平均為6.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56億元,增幅9.1%。9月新發封閉式產品加權平均期限為357天,同比增長44.98%,產品期限的持續加長有利于理財資金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綠色產業與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
截至9月底,投向債券類資產20.45萬億元、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3.16萬億元、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資產1.10萬億元。與此同時,銀行理財市場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踐行社會責任投資,三季度新發ESG理財產品5只,累計募集資金超70億元;今年以來新發ESG理財產品23只,募集資金181億元。理財資金投向防災抗災、疫情防控、綠色債券資金規模超3000億元。
投資者方面,2021年三季度,全市場新增理財投資者987.98萬個。截至9月底,持有理財產品投資者數量達7125.71萬個,較年中增長16.10%。其中,個人投資者達到7096.84萬人,較年中增加982.75萬人,占比高達99.59%;機構投資者28.87萬個,較年中增加5.23萬個,占比0.41%。
2021年三季度,理財產品兌付投資者收益2263億元,其中銀行兌付投資者收益1671億元,理財公司兌付投資者收益592億元。今年1-9月理財產品累計兌付投資者收益6400億元。
2021年底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的時點,目前已經進入最后兩個月倒計時。近期,關于銀行理財的監管規范持續發布,市場關注度升高。
銀保監會官員近期在多個場合和發布會上表示,預計2021年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機構可完成整改;對于個別銀行剩余的少量難處置資產,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直至全部清零。